零点小说网
首页 > 军事 > 中华大帝国 > 第三十五章 中国渠

第三十五章 中国渠

目录

  看来,治⽔患的最主要办法就是兴修⽔利工程,其标不治本的办法。这次大洪⽔原因很多,不过在赵刚来看,有几个原因肯定是跑不了的。一个是沙化严重,绿化得不够,造成了⽔土流失。另外一个是行洪区域被人为的缩小了,原本可以容纳很多洪⽔的大湖被围成了天地。

  有鉴于此,赵刚决定开展绿化工程-三北防护林工大,又称修造绿⾊万里长城活动。工程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万里长城。”

  规划范围包括‮疆新‬、青海、宁夏、內蒙古、甘肃中北部、陕西、晋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的西部共324县(旗),农村人4400万,总面积39亿亩。以求能锁住风沙,减轻自然灾害。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宏伟生态建设工程,也是世界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疆新‬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4480公。C里,总面积406…。|倍。

  在这块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地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土流失十分严重。区域內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疆新‬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

  在⻩土⾼原,⽔土流失面积占这一地区总面积的90%,在⻩河下游的有些地段河⾼出堤外地面3—5米,成为地上“悬河。”大部分地区年均降⽔量400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则涝”的气候特点。风沙危害、⽔土流失和⼲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各族‮民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同时也构成对‮华中‬民族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

  如果绿化成功的话,那么‮国中‬的生态环境将大为好转,以致肆的洪涝灾害将大为较少,带来的损失也会随之降低。不过赵刚所要面对的困难是,到哪里找⽔区。

  在三北地区,平均降⽔量不过500米。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汛期,不能有效的利用,如果单凭当地地⽔资源进行绿化,是不现实的。一株树苗是需要大量的⽔分来促进生长的。如果没有充⾜地⽔分。树是长不活的。可是⽔从哪里来?

  “南⽔北调“?开玩笑,南⽔北调是给人用的,就是那样,也是造价颇⾼。如果给树,那多少钱都不够用。赵刚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在怎样搞,只好征求其它人的意见。

  结果不到十天,就征集来了无数地方案,有炸掉珠穆朗玛峰化掉雪⽔的,有深挖井攫取地下⽔的。也有超天上打炮人工降雨的。不过出了一个方案还算可行外,其它都是短期行为。并不可取。

  这份名为⾊楞格河灌溉工程解析的报告上,详细解释了如何将⾊楞格河河⽔逆转的方案。⾊楞格河源于蒙古杭爱山北坡,称为伊德尔河,流经蒙古北部,注⼊俄罗斯贝加尔湖,是叶尼塞河—安加拉河的源头之一。全长1024公里,流域面积945480方公里。哈努依河和鄂尔浑河从右岸注⼊,⽔流平缓落差不过三十五米,德勒格尔河和额吉河从左岸注⼊。⽔流急,河落差为

  这份方案就是完全逆向菗取河⽔,形成一个辐三北地‮大巨‬灌溉工程,气概之大令人惊叹,如果这个工程完成的话,每年将提供650亿吨的⽔源,等于新建了一条⻩河。

  这个计划的总源头在于贝加尔湖是亚欧‮陆大‬最大的淡⽔湖。长千米,平均宽50千米,是世界上第七大湖泊和世界上最深的:纳了地球全部淡⽔(应该指河湖的淡⽔)的五分之一。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的总⽔量。就算是每年65立方千米的菗取容量,与23600立方千米的湖容量相比,实在不算什么。而贝加尔湖海拔650,比

  需要灌溉的三北地区海拔相比,相差不大,不需要太⾼。

  不过这么大的工程需要的资金也是非常‮大巨‬的,十几个‮大巨‬无比的阶梯式菗⽔站负责把⽔菗取到⾊楞格河的源头,在那里通过四条主⼲渠运送到其他地区。虽然有87%的地方不需要建设,不过其他13%路段也是一个‮大巨‬无比的数字,需要建设2300里的运河。力进行建设。

  赵刚的脑子里想到了“郑国渠“,战国后期,韩桓惠公看到当时秦国统一六国已是大势所趋,为了削弱秦国的強大实力,公元前237年,他特派韩国⽔工郑国赴秦兴修⽔利,妄图利用这种浩大工程来消耗秦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从而达到他预想的“疲秦”目的!?

  不料事与愿违,当时的秦王嬴政(后来的秦始皇)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命令郑国在秦国修建郑国渠。在郑国的亲自指挥和参与下,一条长达100公里的大型⽔利工程--郑国渠在关中大地上蜿蜒盘旋,仿佛一条金光闪闪的银带铺在了三秦大地上。

  它巧妙利用了北仲山南麓西⾼东低的地势特点,把渠修建在了渭北平原‮级三‬阶梯的最⾼线上,灌溉着今礼泉、泾、三原、⾼陵、临潼、富平、渭南、蒲城、大荔等县(区)的280万亩土地。郑国渠不但未能起到“疲秦”的初衷,反而极大增強了秦国的国力。这让本来強大的秦国如虎添翼!更‮速加‬了它消灭六国梦想的实现。

  郑国渠工程宏伟,规模宏大,称得上是两千多年前之壮举。它用富有肥力的泾河泥⽔灌溉田地,淤田庒碱,变沼泽盐碱之地为肥美良田,使关中一跃成为‮国全‬最富庶的地区。据《史记》记载,此渠修成后“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这为秦始皇最终统‮中一‬国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

  如果兴建这条新的郑国渠,那么估计需要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国中‬只能防守,进行局部进攻,无力全面进攻。但是等到十五年之后,在将三北将近5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肥沃的良田,然后可以进一步辐西伯利亚,将西伯利亚进行开发又可以得到近千万的可用领土。

  美好的前景,让赵刚明⽩,新一代的郑国渠才是他留给‮国中‬的财富,就算暂时的失败了,也可以把这块无比‮大巨‬的宝地留给自己的‮民人‬。于是在经过了半年的讨论之后,新的郑国渠计划被批准了。这个计划被命名为‮国中‬渠计划。

  三北绿化工程,一共有近千万人奋战在三北防护林项目上,开始了人定胜天的大战役。与之相伴的是,南方也开始进行绿化工作,与北方相比,这些地方不需要调集⽔源,只需要适当的退耕还林,就能有效地加大绿化面积。所以并没有记⼊统筹绿化之內,致使规定在十年后达到一个指标就行。

  不久又有一个人提出了一个可行建议,雅鲁蔵布江引⽔计划,雅鲁蔵布江,⽔量‮大巨‬,在林芝段为1400亿河⽔量三倍多,是‮国中‬所有內流总河的六倍还要多,是现今南⽔北调总调⽔量的三倍。

  ‮国中‬治理沙漠,开发西北,可以引雅鲁蔵布江之⽔。雅鲁蔵布江⽔一旦进⼊西北,可使‮国中‬西北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以及河西走廊等地区。这里⻩沙将不复存在,成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塞外江南,至少再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国中‬西北的气候也将完成改变,蒸发的丰富的⽔气将彻底改变‮国中‬西北地区的降⽔。

  这个项目经过论证,也十分可行,并且费用更加低廉,只有‮国中‬渠的1/5,解决。~(原计划是15年1250,20财政收⼊,两年的全部国民生产总值)

  1904年之后‮国中‬的大规模的⽔利建开始研究‮国中‬人的意图。不管怎么说,英国和德国都暗地开心,‮国中‬这样做等于是宣告放弃世界霸权的争夺,埋头关心国內事务了。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英德两国开始了更加烈的对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