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军事 > 后手 > 第八百五十九章 亲手抓

第八百五十九章 亲手抓

目录

  宪兵分队的行动,路承周第一时间,将‮报情‬传给了海沽城委。

  从去年一个骑兵中队扫盘山开始,⽇军已经是第三次开始扫盘山了。

  路承周预测,盘山据地,将进⼊最艰难的时期。

  果不其然,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下令,对华北抗⽇据地实行经济封锁。

  冀东主力‮队部‬和政‮导领‬机关,因为提前获知了⽇军行动,在六月初全部转移到了长城以北,继续抗⽇。

  赵宾从盘山回来后,带回了第一手的‮报情‬。

  盘山的物资紧缺,像盐、布匹已经无法保障,盘山的大‮队部‬已经转移。

  赵宾的‮报情‬,是盘山据地的‮导领‬,经过研究后决定的。

  此次赵宾去盘山,思想经过了改造,他已经愿意主动为我工作。

  对赵宾的思想转变,组织自然是的。

  然而,就算是知道,盘山的十三团主力已经转移,⽇军还是决定,将盘山设为“无人区”

  从六月下旬开始,⽇军在盘山脚下,挖了两道长达数十里的封锁沟,周围建起了12个据点。

  从封锁沟和据点建立后,盘山据地最⼊了最艰难时期。

  除了盘山之后,对近在咫尺的二步山,⽇军同样进行了经济和军事封锁。

  在二步山通往海沽的山脚下,也挖了一道五里的封锁沟通,建立了两个据点。

  ⽇军要把抗⽇‮队部‬困死,让他们不战而溃。

  ⾝在海沽的路承周,得知⽇军的行动后,却一筹莫展。

  个人的力量,有的时候实在太渺小,哪怕路承周能力再強,也无法改变盘山据地的境遇。

  至于二步山,也只能通过肩挑手拿,从周围搜查各种物资。

  幸好二步山上建立了电台,海沽⽇军的动态,路承周可以及时通知他们。

  而从七月七⽇开始,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在华北再次推行为期两个月的第二次治安強化运动,提出重点是“实行剿共,巩固治安”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镇庒抗⽇活动。

  还特别规定,每月的1、15⽇为“市民自肃自励运动⽇”

  到八月,伪华北防共委员会在海沽成立,海沽也成立了防共委员会分会,由温佩石担任会长。

  从八月二十四⽇,海沽防共委员会分会成立开始,海沽开始了公开的、大规模的**活动。

  温佩石据海沽⽇本宪兵队的部署,一方面強化保甲制度,实行联保连坐,加強对居民的控制;另一方面,派遣‮察警‬及治安军,不断进行户口菗查,搜捕所谓的政治嫌疑犯,多次进行“街头临时检查”搜查过往车辆和行人。

  海沽防共委员会分会的做法,给海沽的抗⽇组织,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路承周多次提醒马⽟珍,暂时停止活动,隐蔽待机,积蓄力量。

  最好的办法,是辞掉庸报记者的工作,回法租界或英租界另外找份工作。

  但马⽟珍认为,她在庸报当记者的⾝份,有利于公开活动。

  毕竟,马⽟珍不仅是海沽站的‮报情‬组长,还是蚂蚁‮报情‬小组的成员,以及蚂蚁的通员。

  然而,马⽟珍的⾝份,还是引起了怀疑。

  马⽟珍在庸报当记者,用的是“范⽟贞”这个化名。

  虽然路承周给她准备了一整套的‮件证‬,可毕竟“范⽟贞”这个人,之前是不存在的。

  一旦调查范⽟贞以前的档案,很容易发现问题。

  庸报也实行了联保连坐,马⽟珍周围的人,都是支持⽇军占领海沽的,他们在⽇本人眼中,也是真正的“良民”

  当实行联保时,马⽟珍虽然可以保别人,但周围对她之前情况不了解的,却不敢保她。

  毕竟,一旦马⽟珍出事,那是要连坐的。

  虽然马⽟珍的档案上说明,她是从満洲过来的,可是只要⽇本人花力气,还是能查到的。

  马⽟珍的情况,最终报到了宪兵队。

  宪兵队一封电报发到満洲,満铁很快回复:查无此人。

  这下宪兵队就有了‮趣兴‬,很快他们就查到,范⽟贞之前的⾝份,是振华中学的中文老师马⽟珍。

  振华中学当时可是抗⽇分子最为活跃的地方,军统的抗团成员,主要来自振华中学。

  更不用说,马⽟珍假造⾝份,混⼊庸报当记者。

  鉴于马⽟珍的情况,宪兵队将这个案子给了英租界宪兵分队。

  毕竟,在打击抗⽇组织方面,英租界宪兵分队是比较有经验的。

  当路承周被叫到川崎弘办公室时,看到寺田清蔵也在,当时还在纳闷,是不是又要搞治安強化运动了。

  “你跟马⽟珍是不是邻居?”川崎弘正在看着马⽟珍的资料,此人越看越觉得可疑。

  虽然是女人,也是个漂亮的女人,但在川崎弘看来,她更像一个坚定的抗⽇分子。

  “我们还是同学,我后来进了‮察警‬教练所,她上了南开大学。”路承周听到“马⽟珍”这三个字时,惊得差点跳了起来。

  要不是他多年养成的处变不惊,这一下就会露出破绽。

  “你最近与她有联系吗?”川崎弘靠在椅背上,望着路承周,问。

  “自从她上大学后,几乎就没有联系了。”路承周摇了‮头摇‬。

  事实上,马⽟珍在振华中学时,还偶尔去他家。

  甚至有一段时间,还住在他家里。

  只是,这个情况,路承周目前不好说。

  “你觉得,她可能是抗⽇分子吗?”旁边的寺田清蔵突然问。

  “当时她确实比较进,但她如果还在海沽的话,应该不会再参加抗⽇活动了。”路承周沉昑半晌,缓缓地说。

  川崎弘既然说出了“马⽟珍”这三个字,显然,他们已经盯上了马⽟珍。

  只是,这个情况他才知道。

  “是不是抗⽇分子,抓起来一审就知道了。”寺田清蔵冷笑着说。

  “虽然我们是邻居,但我早就搬到了英租界。如果她真是抗⽇分子,我一定亲自将她抓捕。”路承周坚定地说。

  “马⽟珍行踪不定,而且警惕很⾼,又是记者,可以到处跑。她的⾝份,很适合抗⽇活动。”川崎弘缓缓地说。

  “这样吧,你跟她,由路主任亲自抓捕吧。”寺田清蔵提议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