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加上钱粮丰足
事后越于菟运着一堆资源回来时,一众员官属下对其更是深感佩服,纷纷自发命令知情人士皆三缄其口,唯恐被人发现自家有这等神仙,被征辟往别处任职。
随后便是找来各处员官找来进行说明了,一连跑遍了十七个县,召见执政者,一边商议,一边勘察民情和地势。
越于菟的政策其实目标非常简单,他不打算使用工业化的打法,那种打法过于愚蠢,再加上科技再強,也救不了东汉末年正值小冰期的事实。
问个问题,你工业化顶了天,能顶住地球变天么?答案是顶不住,反而工厂开太多守不住耕地红线,自己崩溃得更快。因此,他打算走英国农业⾰命的路线。
这不,第二个政策便可以看出来了。主食的稻和麦,他已经拿出了一年三的杂
版本,还是未来科技的杂
版本,稻米不仅更加耐寒耐旱,旱⽔皆可种植,小麦黑麦就更不用说了,随后便是,芜菁,三叶草,紫苜宿,蚕⾖。
蚕⾖和芜菁可以轮换种植,分别用于改善土壤和抑制杂草,后两者是优秀的牧草,也是改善土质抑制杂草的覆盖作物,蚕⾖和三叶草更是能替换成亚⿇或大⾖,同样更改善土质,只需据不同地区进行分配即可,就算是真的不行了,他还有土⾖这个万能杀手锏。
至于轮作表,秦汉至隋唐时期,北方其实已经广泛推行了轮作复种制,但他这套是清朝时期的间作套种加上复种的复合式轮耕制,比现在的更加先进,更兼作物齐全,还全是改过基因的⾼产作物。
至于曲辕摆动犁,其实是电脑用曲辕犁融合一些外星种族的农具科技设计出来一种农具,比曲辕犁更结实耐用,也更加省力,而且制作难度和成本大大降低,随便一个铁匠和木匠都能制作,而且据电脑说明,它在嘲土地上的表现比一般曲辕犁的表现会更好。
至于除草农药就比较⿇烦了,越于菟在电脑上调出了许多改基因的⾼产草药种子,又成一大批才够用,这个东西可以帮助农民快速解决开垦时遇上的各种植被,降低开垦难度。
由于拥有剧毒,越于菟对制药作坊可谓是小心又小心,派遣重兵把守,还制定了极其严格的规矩,并制作了严格详细的记号,一边追查每一个农药的去向。第四条的开挖⽔渠就没那么快了,他打算先把田地种出来再说。
毕竟丹郡的瘟疫刚刚过去,人口几乎凋敝,不能再大兴劳役。至于第五条。
虽然修路不行,但中转市场可以弄,他仿照了⽇本战国时期的乐座乐市,以及德川幕府时期的一些商业模式,制定了这个中转市场,让货品可以在中间中转,他官府也方便在中间进行平准均输。
当然,这一切的基础都来源于第一条的养廉银,绩效出⾊就可以拿双倍人工,并有他的心腹亲自考核政绩,再加上将作监这边允诺的⾼薪,郡守府集中了大量的工匠,全力制造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
这时,先前攻伐山越的布局效果显现出来了。山越攻伐战,他以利恐吓等手段,本就昅收了一大堆的山越居民,多数的攻伐战也大多只诛贼首和几个首领,但不杀无辜,因此得以留下掳掠得大批人口。
刚因瘟疫人口凋敝的许多城镇有了许多生力军涌⼊,越于菟还遣人去其他区域的山越部族里散播⽩虎真君的谣言。
越于菟还怕效力不够,使探机偷偷找到越王勾践的陵墓,并故意改造其地形,教人能够发现,并扔进一本残破族谱。
上面的內容记载了来自央中电脑历史数据库里面的越王勾践的族谱后裔,其中最后一代的名字正是写的越于菟,以丹太守越于菟乃越王后裔。
此后不久,丹郡就开始陆陆续续有许多山越部族走出山林迁徙来此定居。越于菟来者不拒,尽数善待,予免除徭役和免除半年赋税,并赐予钱粮土地定居。
一时间许多荒废的土地在复耕,每天不断有新的农具和耕牛被运输到各地,十七个县城都在越于菟的指示下,如火朝天的进行着城区扩建修改。
越于菟也借此写下了第六条,以乡,里,亭为单位分割新垦土地,分责任田地到每家每户,区块以內的田地种植何物,如何时节,需严格据第三条所制气节表进行,并派专员按月勘察。
虽然有点耐人寻味了,本质上,这条是据圈地政策那招改过来的,以里为单位分割耕种区。
虽然仍旧有田到户,但整体上更加统一,并由各处地区的基层长官颁布来自郡守这里的耕作指令,并有专门的人员按照每月两次的频率巡察。
这样下来,分割成散户的小农经济,被他置换成了更类似于资本家的大农场,则他可以有更多的规模效应,也更方便管理各处的耕地情况,而且还是山越的人口去开垦新田,不碰原有蛋糕,一举两得。
虽然钱粮支出的速度犹如流⽔一般,但越于菟拿出了更多的欧泊石来充作资金,以是一边买粮一边贩卖珍宝,还算顶得住。
但最终还是要看4月的那一次收成如何,如果突然天公不作美,导致收成全无的话,那越于菟基本就可以去投河杀自了,为了确保农产的收益,他又拿出了一个未来科技产品。
黑钙菌,这种菌类寄居在土壤当中,作用是昅收温室气体随后以一种特殊光合作用的形式产生能量,随后排出磷酸,腐植质,磷,氨,镁,钙或铁等令土地富营养化的物质。
是星际时代把一些星球成功地球化的极关键科技,作为探险殖民船,他的船上自然也有,而且数量还不少,月头那会他就叫探机拿出来了,随后一直遣祖郞带领一些心腹到县城各地去投放。
改造速度虽然十分缓慢,但起码是布置下去了。各种各样的很快就在四月的第一次丰收中,令整个扬州的众人都来了惊叹。
在平均亩产只有180斤的东汉末年,丹郡平均每一亩耕地,产出了450斤粮食,这几乎是宋朝的两湖区域才能够达到的成绩。
一时间,整个扬州都知道了这件事,向来民风险恶,贼遍地的丹
,居然种出了整个扬州都无法企及的大丰收?很快他就引来了更多的山越部族的迁徙,有来自豫章的,有来自吴郡的,还有庐江的,会稽的。
理由很简单,就是先前的越王后裔和⽩虎真君的谣言。本是当个茶余饭后来听的,但现如今人家是真的有本事带大家吃饭,又有本族山越人作保,加上先前迁移过来的人,这才逐步造成了这个结果,整个丹郡变得越发热闹起来,到处都是车⽔马龙的运输车队,以及正在施工的工地。
丹郡之前因为瘟疫而凋敝的人口,人口逐渐大为恢复,平均每郡只剩下一个乡,现在平均每个县城有两个乡,而且正在逐渐往三个发展。
原本只打算先养两千军马的越于菟,现在突然来了那么多人,加上钱粮丰⾜,很快就组建起了一支一万两千八百人的队伍,其中还额外招募了善者三千人作为弓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