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李显看完文告
远不如汉初⾼惠文景之时遵奉⻩老之道,宽简为政,使民众富⾜安乐,真诚质朴。且我朝初立之时,⾼祖皇帝便下诏以道为先,⾼宗皇帝在科举中加试《道德经》,本宮以为,增加尊崇⻩老之道,减少孔儒,使繁杂之礼更为简省,民众更加自在自然,你们有何看法?”
李重润详细的谈到自己阅读了史书中的论述,进行了对比,谈到了自己的想法。
“万万不可!论语云‘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月也,无得而逾焉’,儒乃历代尊崇,维系人伦纲常,切不可废!”
一位大臣听到太子意减少尊崇孔儒,便急忙反对。“是啊是啊…董子有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此道当为儒之道,此乃为天之所出,亦为天理,绝不可变!”另一位大臣也跟着帮腔说道。
“庸儒泥文不知变,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在孔丘诞生之前,轩辕⻩帝,尧舜之世,夏商西周,何曾有儒?无儒之时,历代君臣庶民,不亦多数遵循天道,诸事有立有废,适当损益?儒经断不可大于天道,且其亦多有违背之处,何来绝不可权变合道以利民?”
兵部尚书兼梁侯姚崇反驳道。“姚公所言甚是!道德经所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对古今之事进行认识与对比,才能明了真正的天道,为人处世切合实际,而非靡费与损害。尊崇⻩老之道宽简自然之处,自当胜过孔儒繁杂礼教。”
李重润对姚崇的一番发言进行了肯定并进一步阐述。“谢太子殿下夸赞,如诸事皆以利民便民为本,不劳费过度,方才为治国要义。”姚崇一拱双手,朝李重润拜谢道。
“本宮又读到《宦者列传》,其中所言后汉宦官气焰嚣张之时,‘弟子支附,过半于州国。南金,和宝,冰纨,雾縠之积,盈仞珍臧嫱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绮室。
狗马饰雕文,土木被缇绣。皆剥割萌黎,竞恣奢。构害明贤,专树
类。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权強者,皆腐⾝熏子,以自炫达。
同敝相济,故其徒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阉宦掌控军政大权,甚至结封侯,贪赃枉法害民之事数不胜数,可为深刻教训。本宮
⽇后设法彻底废黜阉宦之制,诸位有何看法?”李重润提了提自己想废除宦官的认识和意见。
“此举不妥!阉宦初立,乃周公所设,为防外人后宮,使宗室⾎脉混杂,周公乃一代圣人,可千万不能废除!”有大臣在一旁急切地喊道。
“有何不妥呢?周以前并无阉宦,何况‘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乃书中所载,前汉之时,宦者并非均为阉人,宦者均为阉人乃后汉所为。
如若避免外人后宮混淆⾎脉,本宮听闻东瀛⽇本,后宮乃纯为女官,无阉人,亦免此风险,本宮也意
效仿。”李重润有条理的引经据典反驳了那人的观点,也提出了建立纯女官替代阉宦的意见。
“⽇本乃此前之倭国,此等偏远蛮夷小国之举,我华夏大唐,乃礼仪之邦,天朝上国,焉能轻率效仿!”又一位大臣觉得此举学习外国,是损害了面子的行为。
“治国安邦以宽简⾼效为先,以利国利民为本,不在乎所效仿或开创为何!如若有不赞同,本宮亦不強求,可你等须切莫违法害民!”李重润对他们固守孔儒教条之举进行了驳斥。
经过探讨和辩论,李重润也收获了不少,了解了臣子的支持反对与分化,也进行了摸底探查。
“本王所安排之人已将所抄文稿让手下四处散布,明⽇早朝时分便可散布国全,而你便在朝会上率先弹劾皇后与太子,这百两银子是给你的见面礼,事成之后,给你千两银子,还保证你升官晋爵!
本王手下一定会全力为你声援的!”在梁王府內,武三思对许州司户参军燕钦融说道。“承蒙大王如此厚爱,下官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燕钦融转⾝一拜,对武三思的重视奋兴不已。
在第二⽇朝初升,众人醒来活动之时,在长安的东市,洛
的天津桥,还有国全许多城镇,都传开了一道文告,引来众人观看议论。“今皇后韦氏,太子重润,在后宮內⺟子相烝,
宮闱,实属悖逆人伦已极!
且二人背弃先圣先王之道,妄言罢废孔孟之道,意驱逐儒教,乃极度狂妄,非圣无法之举!
并多效仿番邦外夷,尤为效仿西番波斯,东夷⽇本诸多怪异不道之举,还竭力推崇散布,妄图以夷变夏,让我华夏变为蛮夷禽兽之地!
卫尉,楚王李隆基,与其狼狈为奷,串通一气,在噤军中以玩乐为名,擅离职守,且多私树亲,意
协助篡逆,此三人罪状当属十恶不赦,望天下臣民广为知晓,为扞卫纲常,奋力除此三贼!”
文告的內容对皇后韦香儿,皇太子李重润,卫尉兼楚王李隆基极尽攻击之能事,还号召臣民将三人铲除。
“这三个人的行为,不就是彻底悖逆人伦纲常的臣贼子吗?居然⺟子之间都通奷
,还效仿外邦蛮夷进行推广,又在噤军中结
营私想篡位弑君,杀死自己的丈夫和⽗亲夺位,如果这些说的是真的,那他们岂不是猪狗不如吗?”一位看着文告的老人说道。
“别信他们的一派胡言!这三人都是少见的大好人!当今太子皇后均文武全才,贤德过人,举兵铲除二张一,又大量提议裁减庸劣之官,罢废大量庙塔石窟修建,减免赋税徭役,释放宮女,解除宵噤,做的有什么不对?
⺟子二人与当今陛下在房陵流放时相濡以沫多年,又协助复位,怎么可能做出弑君大逆之举?楚王平⽇多有宴乐,也时常周济穷苦之人,在皇城周边惩治奷恶违法害民之举,有什么不好的?”
另一位在旁的中年人进行了烈的反驳。“真正意图做出篡位之举的还是武三思一伙人吧!都复周为唐了,还丝毫不知收敛,到处占地,受贿枉法,纵奴欺民,平⽇里行事嚣张跋扈,写这文章的人,准是他们自己一伙人贼喊捉贼之举!”一位观看的年轻人
合了那位中年人的观点。
不管情况如何,众人在文告前围观越来越多,你一言我一语,形成了烈的讨论氛围。“微臣敢以⾝家
命担保,所言句句属实!恳请陛下能纳忠言,将此等悖逆之人废黜,才能定安天下!”
许州司户参军燕钦融在宣政殿上烈的为自己的主张辩护,刚刚他声讨三人的文章已广布国全各处,自己也给皇帝李显刚刚呈上了一份,并在刚刚进行了宣读。
“陛下,臣亦附议,陛下原配为已去世的太子妃赵氏,韦氏并非原配,重润亦非长子。陛下长子乃为谯王重福,臣提议将⾝为长子的谯王立为太子,并过继给赵氏,将赵氏追封为皇后,废黜韦氏及重润,此乃名正言顺之举。
楚王隆基亦非相王嫡长子,宋王成器乃其嫡长子,恳请陛下以宋王为相王之世子,将楚王予以罢黜。”御史中丞周利贞进一步帮腔道。对二人刚刚的发言,引起了众臣私下的一片讨论,李显看完文告,再听到进言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