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热门 > 妈妈的卻臀 > 第52章 笑了,潘觉

第52章 笑了,潘觉

目录

  “‮导领‬,我们这里有很多商品的,您要哪一种,我去帮您找。”服务员说。

  “咳咳,我们首长以前在‮队部‬,喜吃內部特供的牛⾁罐头,味道和质量都比市场上的罐头好得多,可是在你们这边转了一圈也没看到。”年轻秘书低声说。“內部特供?这个…”服务员疑惑的问:“您说的是哪个牌子的啊?”

  小秘书正要开口,老首长又摆了摆手:“小张,不要搞特殊化嘛,他们这里没有卖就算了,我们再去其他地方瞧瞧。”说着,一瘸一拐的离开了柜台。杭州市第一农副食品集贸市场,某家专营罐头,藌饯和⼲货的门市部里。

  “妈,我要吃罐头!”说话的这个小男孩看起来都已经六七岁了,胖的和猪一样,可还是被他妈妈显得很吃力的抱在怀里,可见极为宠溺。

  “好好好,妈妈给你买罐头。老板,你们都有什么罐头啊?”门市部老板带着⽩护袖,笑呵呵的说:“唉吆,那您可找对了,整个市场,就我家的罐头最全最好!

  梨子的,苹果的,⽔藌桃的,杨梅的…”小老板嘴⽪子也溜,手指在⾝后摆満罐头的架子上滑过,跟报菜名似的噼里啪啦说了一大串。

  “妈妈,我都想吃。”胖小猪嘬着手指,一脸馋兮兮的样子。“大姐,你买五瓶以上,我给你打个折。”老板一脸的生意经,说:“罐头这东西放不坏,买回去您慢慢吃。”

  抱着孩子的女人犹豫了一下,不太放心的说:“罐头防腐剂太多了,我听人家,还不卫生,都是用烂桃子坏苹果,还有好多化学添加剂什么的。”

  改⾰开放十年,‮民人‬群众生活⽔平上来了,就开始追求生活质量,什么气功热,保健品热渐渐的兴起,人们对自己的⾝体健康越来越关注。门市部里有七八个客人,听到这话都纷纷回头看过来。

  小老板脸一沉:“大姐,您不买也别说啊…我们这都是正规厂家进来的!”

  “你们有没有‮队部‬特供的那种罐头啊?”大姐说:“我爱人就是‮队部‬退伍的,以前他们‮队部‬发罐头,我们家大宝吃了又营养又好吃,你看看长得⽩⽩胖胖的,你家有没有啊?”

  “大姐,你这话就开玩笑了,我这又不是‮队部‬,哪能有‮队部‬的,那不成倒卖军需用品了。”小老板说。

  “我爱人说,‮队部‬的罐头,也对市面上卖啊…就是比较少,抢手。”大姐似乎很担心宝贝儿子的健康,摇‮头摇‬:“算了,我还是再看几家吧。”…“喂您好,这里是亚细亚商场客户服务部,我是话务员,很⾼兴为您服务!”

  最早发源于郑州的亚细亚商场,规模和财力,暂时还无法和拥有雄厚背景‮国全‬连锁的百货大楼相提并论,但是说起服务质量来,滨海亚细亚商场,那当之无愧是全市,乃至全省的第一。

  在大部分柜台服务员还动不动就给顾客甩脸子的年代,亚细亚就规定了‘微笑服务’,提出‘宾至如归’的口号,服务态度好过空姐。

  这里也是全省第一个开通电话服务部的商场。“喂,你们店里有没有罐头啊…就那种铁⽪包装的,有五角星的罐头!对了,是以前给‮队部‬提供的。”电话那头,有个带着浓厚沪市口音的人问。

  话务员业务非常练,稍稍一过脑子,说:“您好,我们有20多种罐头,来自各个厂家,大部分都是铁⽪的,但是没有您说的那种五角星,供给‮队部‬的。”“咦?我听人说你们有的呀!你再查一查好伐啦?我都答应了要给亲戚朋友带的呀!”

  “很抱歉先生,您能告诉我具体的牌子吗?”“我记不得了啊…就是那种带着五角星,有內部特供几个字的。”…这段时间,以杭州市为中心,整个浙江省几个主要城市的大型商场,副食品市场,和大大小小的门市部,都陆陆续续的发现了新的‘商机’。

  市面上好像出现了一种印着五角星,特供给‮队部‬的罐头,非常受,经常有消费者打电话或者亲自上门来询问。

  但是奇怪的是,却找不到进货的渠道,而这些人就是金星罐头厂假扮客户的招,在这个还没背后世各种商业手段的今天,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就在这个时候,南江省⽇报在第二版刊登了一个广告。

  报纸上登广告不奇怪,报纸就是靠这个‮钱赚‬的,随便一个报纸,每天都有好几版几十个甚至上百的广告。奇怪的是这个广告本⾝!

  啥內容都没有,就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南江⽇报8个版面,大大小小大几十条新闻广告,唯独这个广告,最昅引人。因为它最奇怪,什么都没有,看到两条腿的人不稀奇,看到四条腿的人,那绝对过目不忘,好奇得不得了!

  就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新闻,更没有这样的广告了。什么意思啊?这年头‮乐娱‬活动非常有限,人们上班最常⼲的一件事,就是喝茶看报纸,几乎每个单位都会定几份报纸,当地的⽇报更是必不可少。

  就这一颗五角星,一下子成了南江省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不知道有多少个办公室里,家里,都在聊这个奇怪的广告。到了第二天,五角星上面,多了一行字。

  “內部特供,军工品质!”內容是丰富了一点。但还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第三天,这八个字,又在之前的图案上,出现了‘美味营养,卫生‮全安‬’几个小字。哦…知道了,应该是吃的。于是很多人就开始猜测,到底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同单位的人还赌烟赌酒的。

  到了第四天,答案终于公布了,一只罐头,简约但富有质感的铁⽪罐头上,统一的印着一颗星星,下面是“內部特供”四个小字。还有一个联系电话。

  从登报开始,罐头销售工作就进⼊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了,周万新非要李強每天跟着柳一块来厂子里,万一有什么事李強能现场解答,现场指导,省得天天下班朝家里跑,开座谈会开到半夜,人累效果还不好。

  其实庇事都没有,都按照李強的预定方案执行,能有什么事?李強每天跟着周万新听听职工汇报,大部分时间就在杨爱国办公室里,看报纸喝茶,有时候困了,趴桌上‮觉睡‬。至于市场科老杨的手下。

  除了工作,平时不和李強多说什么,李強出点子,不能讲是得罪人,但是市场科人和杨爱国的想法都有点类似:矛盾!

  尤其,李強还是只有18岁,这就更加深了这帮人的矛盾心理,一个个社会栋梁,单位顶梁柱,比不上一个⾼中生,这面子朝哪里放?另外市场科也好,宣传科也罢,能明显感觉到,所有人,对李強都有点‘敬而远之’的味道。

  倒是有个年轻的叫潘觉,⾼中毕业,专门写宣传稿的,比李強小半岁,带着啤酒瓶似的厚厚眼镜,充満朝气,对啥都好奇,经常和主动找他聊天。“小強哥,我听说你的⽗亲以前是臭老九?”李強朝后一让,笑了“潘觉,你问这个⼲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