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热门 > 朝野闲游 > 第73章 连连告罪

第73章 连连告罪

目录

  陈哲不知怎的火苗竟引到了自己⾝上,见苏荇目光灼灼看着自己,只好含混道:“自是有的。”“那你们男子是如何看待这般行径的呢?只是贪图女子裸行那⽟臂粉腿的糜美⾊?”

  陈哲此生曾与很多人坐而论道,却从未想过有一⽇会同一个女子谈论这般话题…思索良久之后,方才斟酌词句道:“此事大抵是各人皆有自己的答案,若只以我来说的话,倒也不全是贪图那糜景致,而是因这人前裸行,有种违背礼法的背德之感。

  在下自认平⽇里还算是循礼守法之辈,而在后宅之中行这小小违常背德之事,心中平⽇积累的恶念便得了宣怈,进而心中快乐。”

  苏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都尉所言,无非是恶之辩,只是我朝风气如此已有百年,所谓违常背德,也早已是⽇间寻常了吧?”

  陈哲笑道:“话虽如此,可我朝历来还是道貌岸然的,朱门士绅虽在后院里糜不堪,可大体上还是讲些礼法体面的,因而这背德之感虽薄,却也维持的恰到好处。”

  “原来如此。”苏荇似是如释重负般露出些许笑意,随后便扯起了不相⼲的⽇常琐事。稔朱门俗礼的陈哲明⽩苏荇乃是在暗示送客,便在和苏荇闲聊了几句之后起⾝告辞。

  从小院中出来,陈哲还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他也知道男女有别,女子的心思,有时确实是男人难以猜度的。难以猜度的除了苏荇,还有王桢儿。

  竹龙道漫山遍野撒出去的人力终于找到了王桢儿留下的传讯记号,然而,这记号并不在竹山府百兽门附近的地界,而是向东远跨两县近两百里,出现在月澜府境內。

  “消息可曾确认?”闻讯赶到府衙的陈哲颇为怀疑地向王念确认道,王念拱手道,递上手中纸条:“这是月澜府的六扇门班头临摹下来的记号,內容用的并不是咱们六扇门的暗语,但落款确实是六扇门的密书。”

  陈哲皱着眉头展开手中纸条,上面书写的內容尽是扭曲古怪的文字,并不是江湖中常见的联络暗记图样,只有落款乃是六扇门专门研发的变体字“桢”

  不过这个难不倒陈哲,只一眼,陈哲便认出这是王桢儿家乡东海诸岛上流传的一种文字,俗称弥文,陈哲略懂一些,勉強读出了这句短语:“见赵,往南去。”

  既然得了王桢儿的消息,陈哲倒也并不心急,先让王念继续发动六扇门的人手向月澜府南方继续打探,又找来了蓝⽟蝶。

  青瑶三十六洞,除却不在竹龙道內的五洞,十一洞在竹山府,九洞在⾚龙府,余下在月澜府內亦有十一洞,而⽟澜府南方正是这十一洞的领地,自然是要问问蓝⽟蝶。

  不料蓝⽟蝶却是面露难⾊:“靛家三十六洞虽是一家,上巳、端午等节庆也多有走动,可月澜山西边这左翼十八洞和月澜山东边的右翼十八洞因为大山阻隔,平⽇往来并不密切,月澜府那边我也只是去过几次,地理民情我亦不曾多了解过。”

  原来这青瑶族源噤地在这竹山府,族中大事都是⾚龙府、月澜府的洞主来竹山府商议,蓝⽟蝶这般竹山府的洞主除了几次族中轮办的上巳、端午庆典之外,极少跑去其他两府,自然对那边的情势也少有了解。

  好在陈哲倒也不是为了这些而找她来的,除了吩咐她利用族中传讯叫那边多加戒备之外,他要问的其实是月澜府南边的另一股势力?

  “鬼蛮?这个我倒是知道的多些,月澜府南边应当是鬼蛮洪溪部的地盘,这个洪溪部是鬼蛮本来是中有数的大部族,数十年来与我靛家大战过数场,不过自七八年前起,这洪溪部就固守本邦不再主动出击了,我们都怀疑是他们族中出了什么內元气大伤,这几年南方‮定安‬也和鬼蛮那边缺了这个大部出力不无关系。”

  陈哲若有所思地缓缓点头,固守不出未必是內部伤了元气,也可能是在积蓄实力。鬼蛮诸部算是大宁朝除了北方草原胡人之外最大的边患了,大宁的典籍之中也时常提到这鬼蛮。

  与北方草原胡人不同,鬼蛮部族并不开化,且人种也与中原大相径庭,南方蛮族如青瑶这般,虽然习外貌和中原汉人稍有些差异,但大致都是一般人种,且通汉话识汉字,族內亦有尊卑礼法,可以沟通商议。

  而鬼蛮诸部,不仅语言不通,內部也无外內政,其人种外貌具记载都是五短⾝材,无论男女成年后最⾼不过四尺半的⾝量,⽪肤惨⽩发⾊银灰,且习上不耐⽇光久晒,往往昼伏夜出。

  因此,大宁和北边草原还能议和,与这南方鬼蛮往往就是见面就打,全无媾和的可能,幸而这鬼蛮不开化,部族人口不少,却少有组织,这才没像北边草原诸胡那样酿成大害。

  蓝⽟蝶不谙同族地理,可对洪溪鬼蛮这个大敌却知之甚多,甚至能随手绘出洪溪部地界外围的道路地图,青瑶族中始终视洪溪部为大敌,各洞洞主族老大多都自小学过这些。

  陈哲收起蓝⽟蝶绘制的简略地图,让她自去城中蓝娅珞处向族中传讯,又叫来了丁谦,开门见山直接问道:“丁廉访,这竹龙道內有多少驻军,若遇警讯又可集结多少民壮?”

  按察使衙门不止管理一省刑狱司法,亦管着各道兵备,丁谦于公务甚为稔,听陈哲问起,随口便答:“竹龙道共有四卫驻军,八千战兵齐装満员,虽兵甲器械稍有些陈旧,但战力绝不逊⾊北地边军。

  至于战时征发,本道汉民不多,三府保甲只能保证各出两千训丁,江湖门派那边,约莫能再凑出五百武士。”大宁军制并行募兵法与保甲法,各地府县除了驻军还以免税、贴补之策养了一批农闲军训的壮丁。

  只是但这一万多兵力,陈哲感觉并不‮险保‬,这竹山府十一洞青瑶被人菗了骨头,一万战兵失了战力,那赵元诚要是真勾连那积蓄了近十年力量的洪溪部鬼蛮打过来,所图肯定不止是青瑶诸洞:“南疆其他几道呢?”

  “其他五道并不临边,不过加起来驻军也有十三卫,若是竹龙道有事,下官可以在二十⽇內调集八卫左右前来驰援,只是当下我等手中既无兵部调令,亦无外敌警讯,这各道驻军却是动不得的。”

  陈哲稍稍安心,南疆承平⽇久,却也是按边郡一道四五卫,邻边一道二三卫的规矩驻的军:“那你便传讯各处兵备道,让他们整训卒伍加強戒备。”

  丁谦自是领命应诺,只是低头唱喏之后,又抬头试探道:“可是那鬼蛮要⼊侵?”陈哲不置可否,只瞪了他一眼:“军机大事,你当是懂规矩的。”

  “是、是,下官明⽩。”丁谦连忙低头:“只是下官想问,这青瑶族中是不是生了变故?往⽇若探得鬼蛮警讯,竹龙道四卫都是要和青瑶那边联的…”

  陈哲并不想和他解释个中缘由,赵明任当初也算门生故吏満天下,去年林纾枚只是诛除了赵氏一门的首恶骨⼲,于地方底层并无太多瓜蔓牵连,这个丁谦虽然⼲练,却并不知底细,且先让他糊涂着办吧。

  “此中另有內情,军机重事,莫要本官重复三次!”陈哲声⾊稍厉,丁谦晓得利害,连连告罪,打着躬退了出去。待屋中没了旁人,陈哲又拿起那张摹了王桢儿留讯的纸条,南边…这回可不能再让这赵元诚跑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