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热门 > 我在三国当混蛋 > 第409章 必须要有

第409章 必须要有

目录

  对于张汤这个年纪与⾝份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过了,张汤只感觉自己算是碰上了传说中的得遇明主,从此能一展抱负了,心情自然动万分!

  看着张汤的⾝份成为追随者,陆明也就放下心来,尽管三大家族里,两大家已经消亡,还剩下一个童家,继续搞童家是肯定必须的,但是要怎么搞,怎么削弱权柄,这还是有学问的。

  而每一个世家贵族,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彻侯大臣,其实他们的核心利益就是在商业上面,总说士农工商,商业是最下的,但是商业确实是最‮钱赚‬的。

  有张汤在,至少能够把鱼龙混杂的集市给整理赶紧,配合自己的政策,把游手好闲的人给弄到作坊里工作,减少不稳定的闲散人员,治安自然就稳定了。

  要打下一座城市,其实并不难,有很多的办法都可以拿下。关键就在于以后的治理,如果不能把最重要的核心拿下来,那么这座城市还是会在大家族的掌控当中。陆明希望的是在狄道进行一波测试,然后在复刻到整个凉州,法家的‮弟子‬不少。

  可是他们都不会依附自己,只能是自己去挖掘或者培养,如此一来,张汤这种法家成员就显得难能可贵了。这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给他造势,然后升任起来,做一面旗帜。依附世家大族的不少。

  但是郁郁不得志的更多,能够争取一点是一点,人才毕竟还是太少了,否则他也不需要有顶尖的谋士,却用来处理公务。

  “我再给卿五百金,其中两百金,卿自用来安顿家小,购置宅院,剩余三百金,卿拿去招募人手,整顿槐市上下!”

  刘德拍拍手,就有两个下人抬着一个箱子出来,刘德把箱子打开,里面是金灿灿的一片,哪怕是系统送的追随者,陆明也相信,这是有⾎有⾁的人,连包拯的来历和小时候事迹都可以查明。

  那就表明张汤也一样,多多少少会有朋友,这些人一来拉拢过来,不就是初步的人才吗?没有钱,张汤去了槐市,肯定是打不开局面的,他张汤虽然厉害。

  但到底也不是三头六臂的神仙,没有钱来赏赐属下,并招募能⼲之人,本不可能让那些胥吏听话,况且嘴巴说虽然能让人一时感动。

  但时间长了,嘴炮就会被人看穿。历来要维持一个政治团体的团结与⾼效,‮导领‬者的才能与威望是其一,不吝钱财,厚赐手下,是其二,严肃纪律,制定规则是其三,所以,史书之上常有人称赞某位明君,功必赏、过必罚。

  陆明不怎么缺钱,尽管花钱如流⽔,可是对应的,这些都是投⼊到了基础建设当中。凉州的城市互通有无,连带着关外的商队都慕名而来,所以生意很好,税收可以用来城市维持开支,而陆明的商队赚的钱才会投⼊建设和记忆研发,墨家的研发很靠谱,在古代里算是顶尖的工业⽔平了。

  只是唯一的缺点就是烧钱,非常的烧钱,特别特别的烧钱。加上还要给洛灵帝和十常侍的供奉,其实也没有多少了,不花钱就套不住狼,以后早晚会连本带利的拿回来。灵帝估计也不知道自己以为找到了一个良臣,结果是找了一头⽩眼狼吧!

  不仅想要给他的皇后灌精下种,还想着窃取他的汉室江山,纯纯的就是⽩眼狼了。***招募完张汤,陆明就离开了,去了一趟器械制造所。这里属于是有军队管控的地方了,是用来制造军械的。

  比起一般的武库,这里最大的不同就是这是系统建筑!武器研发所放在了洮县外,而这里就是新建造起来的设施,按照狄道的规模,至少可以减少两个设施,等到⽇后人口稳定到了百万人以上后,就可以建造第三个了。

  器械制作可以能够制造出很多难以想象的強力武器,跟城墙一样⾼的井栏,可以跟敌军对,并且自带力气消耗降低。

  同样的弓箭手,一分钟平三次到五次就差不多了,而到了井栏上,最低也是六次起步,这就是差距。弓箭庒制,哪怕是野外对战,占据了制⾼点,能够产生的战略意义也不尽相同。攻城车,专门用来攻击城门的,类似古代的撞车。

  但是比起撞车,这种攻城车自带摆锤,可以不需要来回就能原地‮击撞‬起来,楼船,⽔战专用的楼船,即便是在湍急的江河之中,也可以稳定下来,不至于被冲走,并且带有弓箭手专用的女墙,非常适合⽔上作战。

  除了攻城作战之外,还能生产很多后勤装备,最著名的木牛流马,其实就是推车,还有储存工具,让军队可以携带更多的粮食,并且不会因为下雨而导致发霉腐烂等等。狄道处于西羌附近,有大月氏和西域诸国,保持必要的武力才是关键。

  加上陆明的不臣之心,他要做的就是灵帝驾崩之后,把董卓引到洛,去做他历史上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则是趁火打劫,这都需要军队的支持。

  只有军队才是关键,其他都是次要的。第二个建筑就是医院了,除了兑现华佗的承诺之外。这个医院也跟华佗很合适,除了可以给百姓、士兵疗伤之外,也能够防止疾病的传播。

  对于人口稳定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培养医师也简单很多,医疗和食物都是昅引和稳定西羌的工具,张汤拿了陆明所赐的五百金,回到家里,将钱给老⺟亲王氏,道“⺟亲大人,这些钱帮我找个地方蔵起来!”

  汤⺟今年四十余岁,但脸上已经爬満皱纹,头发都花⽩了,张家虽然不是什么穷苦人家,曾经更是官宦之家,但张汤的⽗亲在世之时以廉洁闻名,从不收受贿赂。因而。

  尽管曾经一度官居长安丞,有着八百石的秩比,但张家靠着那点俸禄确实也只能勉強度⽇,特别是前年汤⽗染病去世,更是将家里最后的一些积蓄给耗尽了。汉室传统讲究侍死如奉生。

  意思是先人死后在地下必须要享受跟生前一般的待遇,生前的吃穿用度,墓葬里都必须配齐,不如此的话。

  就会被人指为不孝,所以当先帝孝文皇帝在遗诏中命令不许厚葬后,全天下都感动了,都觉得这是位明君,诸侯大臣甚至共上奏疏,请求为先帝立庙,更尊为太宗皇帝。

  只是,先帝虽然带头想要移风易俗,这又谈何容易。民间深固蒂的厚葬思想影响着每一个人。

  诸侯王下葬时金缕⽟⾐着⾝,⻩肠题凑为棺,墓室大气磅礴,与生前的王宮无二,各墓室里更是堆満了生前所用的器物与珠宝、⻩金制品。

  彻侯勋臣去世也不例外,开山凿墓,将大量的财富堆积在墓室里,若是武将,则随葬车马、宝剑、甲胄、弓箭,文官则陪葬生前所着之书,拟过的公文,喜爱的古籍和大量的丝绸、铜钱与各式精美漆器、铜器。

  像张家这样的小康人家,虽然比不上那些富可敌国的诸侯与彻侯勋臣,但也不能委屈先人。寻常的漆器总要弄个几十件,生前所爱的书简,必须要有,然后为了不显得寒蝉,也为家声,墓室里必须要有⻩金制品,张汤⽗亲下葬时,⾜⾜带下去了价值百金以上的⻩金器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