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面簬一丝得意
佘太君向杨文广招了招手,強忍悲痛,慈爱地道:“来,广儿,见见你⽗亲最后一面,记住,从现在起,你就是我们杨家唯一的男子汉了!”
杨文广时年十五岁,继承了杨家优良⾎统的他⾝材很⾼挑,只是有些瘦弱,面方口阔,浓眉大眼,面如冠⽟,生得仪表堂堂,但却稚气未脫。
而且眉宇之间英气不显,反倒有股纨绔弟子的骄娇之气,手里还拿着一个捕蛐蛐用的小网。听得佘太君之言,杨文广有些发懵,他怔怔地看着众位长辈,见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哀伤的泪⽔。
手中的物玩不觉脫手掉落,他一步步移到杨宗保的灵柩前,跪在泣不成声的⺟亲穆桂英面前,颤抖地问道:“娘,这…是真的吗?你们都是在骗文广…对不对?”
穆桂英一把将杨文广拥⼊怀中,颤抖着摸抚着他略显稚嫰的面容,深昅了几口气,強行忍住翻涌的泪⽔,一字一句地道:“广儿,你曾祖⺟说的对,你现在是杨家唯一的男子汉了,今后要肩负起杨家的重担,你爹爹就在这里面,娘要你亲口向他许诺,你能答应么?”
杨文广怔了半天,见穆桂英眼中満是怜爱和希冀,于是缓缓地点了点头。穆桂英眼神中露出一丝欣慰,扶起杨文广,揭开刚刚盖上的⽩布,再一次无限心痛地望向那悉的⾝体。杨文广虽然已经十五岁。
但一直在大娘二娘等长辈的悉心呵护下长大,从未受过半点委屈,因此心仍然像个五六岁的孩童。听到这个噩耗,杨文广完全不知所措,整个人都有些恍惚,在穆桂英的搀扶下。
他既害怕又忐忑地向棺椁中看去,当看到杨宗保那无头尸⾝后,杨文广一把推开了⺟亲穆桂英的手,连连头摇道:“不!这不是我爹!我爹不会死的!他是大英雄!你们…你们弄了个木头来糊弄我!假的!都是假的!你们骗我!”
说罢,杨文广发狂一般冲出了灵堂,嘴里含混不清地呼喊着,不顾一切地往府外跑去!“文广…”穆桂英哀叹一声,想要追出去,却因为太过悲痛,再次倒在了地上。
佘太君见状,忙上前扶住穆桂英,并对杨排风道:“排风,你快去将文广找回来,千万别让他出什么事!”
杨排风领命,带着几个下人出门去寻杨文广去了。悲痛万分的穆桂英突然跪倒在佘太君面前道:“祖⺟,桂英求您一件事。”佘太君搀扶着穆桂英的胳膊,怜爱地道:“桂英,有什么事你就说,祖⺟答应你。”
穆桂英痛定思痛,缓缓拭去泪痕,一字一句地道:“桂英请祖⺟上书圣上,一请圣上下旨表彰宗保舍⾝殉国之功劳,二请圣上下旨令我杨家出征,征讨西夏,为宗保报仇雪恨!”
佘太君点点头道:“桂英你提醒的是,祖⺟立刻上书皇帝,求他准许我们征讨西夏,为宗保报仇!”***翌⽇,佘太君和穆桂英等正在灵堂祭祀。忽闻皇帝传旨官到,连忙整理好仪容,前往前堂接旨。众人来到前堂,齐齐下拜,山呼万岁。
传旨官展开圣旨,宣读道:“圣谕:征西大元帅忠勇侯杨宗保数十年来忠于职守,南征北讨,战功赫赫,如今以⾝殉难,宁死不屈,尽忠报国,实为大宋之遗憾,朕甚怜之,念其往⽇战果、今⽇功勋,特追封杨宗保为护国大将军,擎天侯,加赐太子少保之位,立功德牌坊,赐忠君爱国金匾,准杨宗保之灵柩迁⼊皇室陵园下葬,另赐天波府杨家⽩绢千匹,以示朕慰抚之心,钦此!”
谢恩接旨后,佘太君拦住传旨官,询问道:“圣上除了追封赐爵外,可曾提到让我杨家出征讨伐西夏之事?”传旨官略一思考道:“圣上拟旨之时,下官正在旁边,曾听圣上言及此事。”
穆桂英追问道:“圣上所言如何?”传旨官道:“圣上说杨家正在悲痛之时,不宜出征,况且是战是和,尚未定论。”
穆桂英道:“西夏贼子,斗胆犯侵大宋,如今宗保殉国,正应举兵讨伐,怎能议和呢?”传旨官方觉失言,面露惶恐道:“下官不敢妄测圣意,刚才之言,夫人就当下官没有说过,告辞!”
说罢,传旨官便匆匆离去。穆桂英望着传旨官的背影,一脸肃穆地道:“此事肯定是庞太师从中作梗,圣上才不肯让我杨家领兵出征,议和之事,想必也是庞太师提及的!”
佘太君道:“桂英,你所言不差,但此事也不能急在一时,待宗保下葬之后,我们再上殿当面恳求圣上,让我们领兵出征,为宗保报仇!”
穆桂英长叹一口气,目光久久凝视着西北方,眼神中尽是复仇的火焰。又是一⽇,穆桂英照常披⿇戴孝。
在灵堂內为杨宗保守灵,杨排风突然心急火燎地跑进灵堂,对穆桂英道:“不好了,圣上突然下令,说要收回金匾,拆除牌坊,传旨官现在前堂,桂英,你快去看看吧!”
穆桂英听罢,心神一震,连忙随杨排风赶赴前堂,来到前堂时,佘太君还未到,只见大娘二娘等女眷正围着传旨官,情绪动地讨要说法,杨文广也在其中,整个前堂闹哄哄的,像是集市一般!
穆桂英正上前规劝,忽闻龙头拐杖顿地之声,忙躬⾝立在一旁,吵嚷的众人也不约而同地静下来,齐齐望向佘太君。
佘太君缓步走进前堂,目光炯炯地望着传旨官,一字一顿地道:“敢问上官,我杨家所犯何事,为何要收回金匾,拆除牌坊?”传旨官上次已领教过佘太君和穆桂英的厉害,唯恐言多有失。
只是躬⾝道:“老太君,下官只是奉旨行事,对于其中周折实在不知,老太君如有疑议,还请老太君亲自上朝问个明⽩,莫要为难下官,让下官不了差。”
佘太君道:“皇上昨⽇才下旨赐封,今⽇却忽然变卦,其中定有蹊跷,此金匾乃圣上御赐之物,若是不说明⽩,老⾝很难给上官!”传旨官一脸为难,再三恳求。
而穆桂英等则追问其中详情,但传旨官却三缄其口,绝不透露半点信息,双方僵持不下,场面尴尬至极!正在此时,突然又传来一声“圣旨到!”
众人齐齐望去,只见一人单手托着圣旨,大跨步走进堂內,他头戴平直幞头,⾝穿紫⾊方心曲领大袖朝服,悬鱼袋,须发皆⽩,目光锐利,正是当朝太师庞藉!
庞藉走到堂前,威武十⾜地展开圣旨,朗声道:“圣旨下!天波府众人接旨!”佘太君和穆桂英等见庞太师亲自来宣旨,心知不妙,无奈地跪拜接旨,佘太君则立于前头,微微屈⾝。
庞藉扫了一眼跪下的众女眷,面露一丝得意,朗声宣读道:“圣谕:征西大元帅杨宗保贪图荣华富贵,与西夏贼子李元昊沆瀣一气,朋比为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