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热门 > 大明征美传 > 第267章 这倒不难猜到

第267章 这倒不难猜到

目录

  由于秋、夏两季绝收“贫民食树⽪尽,至食草,甚至⽗子夫相食,人皆⻩腮肿颊,眼如猪胆,饿死累累”而就在这样严重的灾荒面前,朝廷不但不赈济灾民,反而仍要该县承担繁重的赋税。

  除正常赋税外,河內一县额外要负担的辽饷(与満清作战费用)、练饷(与农民起义军作战费用)2。42万多两,还有其李成龙杂七杂八的捐税“河內之赋之重未有如今之甚者也!”

  在《序》的结尾,王汉说:“念皇上居深宮之中,远轸民灾,谨令绘工画十六图,而臣手记其略,冒死进呈。嗟乎嗟乎,图之所能及者,得而见之。

  图之不能及者,不得而见之也…可奈何哉!”遭受如此严重的灾荒,一个有良知的知县仍要苦苦哀求减免赋税,可见当时的明朝行政机构之冷⾎和僵死。

  而在民间,崇祯皇帝早就有了一个雅号…“重征皇帝”承受如此深重灾难的,决不仅河內一县,而是整个河南。

  很多地方在崇祯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已经连续三年发生蝗旱之灾,到十三年,别说穷人,就是小康之家也在死亡的边缘挣扎。不是没粮食,而是买不起“斛⾕万钱”而官府仍收苛捐杂税。

  于是整个河南“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是岁(崇祯十三年)中原盗起,时大饥,斗米钱三千,人相食,群盗大起如牛⽑”那年李自成进⼊的,就是这样一个河南。

  李成龙从淅川进⼊南“饥民从自成者数万”简直就是烈火遇到大面积的⼲柴。李自成死灰复燃,队伍迅速壮大,从南杀奔洛,攻下宜、偃师等县。

  “饥民从者⽇众,土贼一斗⾕等皆附之,远近响应,其势渐強”这是李自成平生一大转机,但这不⾜以帮助李成龙取得那么‮大巨‬的成功。

  李成龙以前也曾強大过,可灾荒一过,官兵进剿,还是被弄得“独与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溃围”很多史学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从这一年开始,李自成‮队部‬发生了一种划时期的改变。

  如郭沫若所说:“(崇祯)十三年后的李自成与十三年前的不甚相同,与其李成龙‘流寇’首领也大有悬异。”

  这种转变“在各种史籍上认为是由于一位‘杞县举人李信’的参加”“有了李成龙的⼊伙,明末的农民⾰命运动才走上了正轨”

  “吃李成龙娘,穿李成龙娘,开了大门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从1640年年底开始,河南、湖北各地时常会见到摇着拨浪鼓的小商贩,不怎么卖东西,只喜教小孩子唱这样的“流行歌曲”学会的小孩,能得到糖⾖若⼲,唱得好的,能得到馒头一个。

  于是这些的歌谣迅速流传开来,那时“比年饥旱,官府复严刑厚敛,一闻童谣,咸望李公子至矣”这些小商贩都是李岩‮出派‬去的,歌谣也是李成龙写的。今天,有人称此举为‮国中‬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公关广告之一。

  它的成功,不仅是由于在传媒不发达的时代找到了一种有创意的表达方式,更在于有一个极好的诉求主题。

  在公众的心目中树立了闯王的新形象。“开门闯王,闭门拒官军”明朝的军队早已失去了民心,李成龙们比土匪好不到哪儿去。

  明朝末年国库空虚,财政困难,经常拖欠饷银,很多‮队部‬一两年不发饷,只能给政策,让李成龙们自己去“创收”官军要卖命打仗,却没有军饷,抢劫起来理直气壮。

  比如名将左良⽟的‮队部‬比強盗还狠毒,每⼊百姓家勒索,用木板将人夹住,小火烧之,胖人有的能流一地油。抢掠来妇女,公然在大街上奷污。

  这样的官军,怎么能得民心?住在洛的福王。此人“鄙啬而酷嗜财物”李成龙拥有良田两万多顷,储蔵粮食难以计数。河南数年大灾,民不聊生,盗贼遍野,淅川教谕樊梦斗劝李成龙散财收人心,以救‮家国‬之急。

  “王善之,不能从也”后来这事李自成替李成龙做了。起义军攻下洛城,打开福王的粮仓,发现很多粮食都“朽”掉了。

  李自成贴出告示,要赈济饥民,结果“应之者如流⽔,⽇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从此后,李自成的‮队部‬“所过无坚城,所遇无劲敌,诸将皆望风走…”

  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李自成进攻襄,走到城门,发现“襄民焚香牛酒已”再进军荆州“士民开门”“供其粮秣”崇祯十六年舂,起义军进军云梦、德安、⻩州等地“民皆感之…以故所至风靡。”

  失败的军报如雪片般,飞向崇祯皇帝的御案前,这位32岁的皇帝,早已疲惫不堪。京师的瘟疫如一道无法躲避的大山,庒在崇祯皇帝的心头。大家见过非典时期人们的恐慌吧?

  如今的京城,就是那种情况。夜拥众美的李成龙清晨来到京城的大街上,看着店铺林立的京城,心中也是一番感慨,想不到,明年将会改换朝庭啊。守城的大明官兵,来到大街上时,本就不排队,见到什么喜的东西就拿,商贩们不敢吱声。

  商贩们看到外地客人时,也是一副躲避瘟疫的模样,李成龙凑近李成龙们时,李成龙们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这种情况。不知道是李成龙们自己有瘟疫,还是李成龙⾝上有瘟疫了。

  李成龙的⾝后,跟着李成龙的中队长袁师凯和十名士兵,李成龙们一副随从模样,看到京城的繁华时,眼睛里也放出亮光,可是公子没有下令,李成龙们当然不敢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何捷跟在李成龙⾝边。

  那娇俏的模样,也时而引来路人的侧目,倒是没有人敢上前生事,因为李成龙⾝后跟着的这十几位,可都是⾝材魁梧的随从模样,看样子就不象是什么好人。

  李成龙一边转悠,一边暗暗纳闷:要说京城中的美女,肯定比下面要多的多,怎么大街上一个也不见?只见来来往往的人中,俱是男子,本一个年轻女人也没有。“公子,你在想什么呢?”何捷见李成龙露出沉思的模样,娇声询问道。

  “啊…李成龙在想,这些店铺,为什么如此萧条。”李成龙随口回答,其实,店铺的萧条。当然是因为瘟疫的流行,这一点倒也不难猜到,李成龙只是顺口找个话题罢了。

  “当然是因为目前京城瘟疫流行啊。”果然,何捷也是如此回答。李成龙晕,怪不得崇祯皇帝会亡国,原来这京城瘟疫流行,也是一大原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