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据说风蓅倜傥
按照大清的圣旨要求,皇帝昭告天下的圣旨,需要用満文、蒙古文和汉文写,但皇太极给孝庄的这道所谓密旨,却是只有汉文。
那为何多尔衮拿出来给大臣和王爷们看后,能起到作用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道“夫圣旨”是皇太极亲手所书,也算得上是先皇遗书了。
二是在字里行间,可以读出皇太极的“暗语”这四句话是这样说的:“佛临我族,上天恩赐,太极合,临幸孝庄。”
也许当时孝庄也没想到,这几句两人枕边的爱话语,会派上那么大的用场。第一二句“佛临我族,上天恩赐”说的是合
佛到了女真族的手中,是上天对女真族的一个恩赐。
后两句嘛“太极合,临幸孝庄”说的就纯粹是他皇太极与孝庄⼲的那个好事了,可是,你也许听出来了“佛临”可以读作是“福临”因为当时还没顺治皇帝福临降生,所以多尔衮就说这是皇太极⾼瞻远瞩,预示着将有一个叫“福临”的人来到我女真族中,是上天派来的,也暗喻着叫福临的人,将来要继承他的大统。
哈哈…就这样,夫俩的私房话,被利用当作了所谓的密旨,让福临⻩袍加⾝,君临天下。”王老五也哈哈的大笑起来:“历史上很多事情。
在我们这些后人看来,觉得神奇古怪,但处于当时环境中的实真历史人物,却也不乏投机取巧,经常闹出些是是而非的笑话来。这样看来,这个叫福临的孩子,还真是个有福之人,还真的福临天下了。”
“这里面,起关键作用的,是十三岁就变成女人的孝庄,你想啊…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要经历我们现在成年女人难以经历的皇宮宮廷斗争,能不变得刁钻古怪吗。
随着她⾝体的成长,政治野心也在她脑子里长大,如此被熏陶出来的女人,谁人能敌啊,就连当时那些王爷们,包裹多尔衮在內,都只好乖乖的拜倒在她的裙裾下,可以说,要是没有孝庄,大清就不会有后来的康⼲盛事,历史也许就要改写了。
但历史就是历史,让后人无法去改写,只能想⼊非非,我说的这些,当然只代表我个人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并不表示说这是实真的,难登大雅之堂,请王先生别当真。”
萧伯仲说着,站起⾝来,走到电脑边,关上了录音,然后转⾝说:“该到午餐时间了,我们还是先解决一下肚子的问题吧。”
在午餐时,媚姨和萧薇还没从市里回来,所以用餐的仅仅是王老五和萧伯仲两人,破例的,萧伯仲拿出自己珍蔵百年的清酒,和王老五边品边谈论起一些关于宝岛上蓝绿阵营的锋轶事,很多都是王老五在內地电视新闻中看不到的。
或者是只看到⽪⽑,实际并不是內地新闻播报的那样简单,在萧伯仲的口中,这些似乎很无聊枯燥的政治斗争,变得生动可爱了,让王老五感觉就像是俩兄弟在打架争家产,一方都不想少了自己的那份,因为萧伯仲是蓝营的人,所以他的话语中带有对绿营的蔑视和讥讽。
对于王老五这个外人来说,纯粹是听说书,当做下酒菜听听罢了。两人午餐后,又回到书房,萧伯仲亲手泡了一壶功夫茶,仍然是宝岛百年茶树产的那种稀罕名品,这让王老五有种错觉,似乎自己也跟随着萧伯仲回到了他讲述的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十七世纪中叶,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腥风⾎雨,好似离他很近,仿佛就在昨天。
品着百年茶树的茶汁,听着几百年前的历史,乐哉悠哉。萧伯仲打开电脑录音后,又开始给王老五讲起合佛在清代早期的故事,合
佛开始涉及到了吴三桂:说起吴三桂,不得不提陈圆圆,要谈陈圆圆。
就会谈到李自成、冒辟疆和一些与此事有关联的人物。巧合的是,吴三桂这个人,与多尔衮是同年,都是1612年生的,辽东人,祖籍江苏⾼邮,⾝⾼约合现在的寸尺大概1。73米左右,算是中等⾝材,不是传说中那种⾝⾼八尺力举千斤的人。
但他目光如注、英俊威严,他是武举出⾝,据说武艺超群,在战阵上披坚执锐、左冲右突、骁勇非常,有次皇太极在场战上远远看见吴三桂那种左冲右突的骁勇,不噤用马鞭指着他对麾下赞叹道:“小吴总兵真是条好汉子!”
他勇猛到何等地步呢,有个事例可以证明,在大明天启末年,吴三桂曾带二十余名家丁,从四万満洲官军手中,把⽗亲解救了出来,他的这个孝勇之举,当时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
吴三桂的⽗亲做过锦州总兵,叫吴襄。吴三桂曾经在京北短暂逗留期间,凭借他年少而豪慡,在京城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有人陈赞他为“⽩皙通候最少年”
崇祯四年(公元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三桂⽗亲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明军全军覆灭。崇祯一怒,将吴襄下狱,并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算是最⾼指挥官了,这一年,他才二十九岁。
据说吴三桂统领大军后,那些军士们“胆勇倍奋,士气益鼓”说明他很会带兵,是明朝末年最后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铁骑队部,如此一个在当时那种世中可以揭竿而起,自立为君的人物。
最后却因为一个女人,投靠了清朝,为大清打下半壁江山,最后不得不饮恨死在大清的屠刀下。吴三桂的传闻很多,就像如今的大明星一样。
绯闻不少,人们谈论起他和陈圆圆来,津津乐道,有的男人还以他为榜样,是他的“桂丝”专门研究他和陈圆圆的那些破烂事,还有的人说他是卖国贼,是大汉奷,引异族绞杀汉人的刽子手。
不管人们如何褒贬吴三桂,都没必要在这里过多的去费口⾆谈论他的是非。我们只说与合佛有关的,别的尽量少扯为好,免得惹⽑了那些“桂丝”和“圆丝”让人家骂你我是吃
了撑的瞎YY。
为何合佛会牵扯到吴三桂的头上,这不得不从一个人说起,这个人叫冒辟疆,号称是明朝“复社四公子”之一,有的人说他是个混蛋,但我不这么看。
在当时,没点真才实学,要得到像陈圆圆这样绝代名的女人喜
,是不可能的,而且陈圆圆喜
他的,主要是冒辟疆这个人刚正不阿,敢于向当时专权的阉
叫板。
那个时代的江南名节气还颇⾼(不像现在的这些姐小们,见到有钱的男人,就是老公老公的叫。
她们仿佛达成一种共识,都喜有才学、有胆识、有正义感的年轻文人。冒辟疆正是这样一个很合名
们胃口的男人,据说他风流倜傥,当时无数女子宁愿给冒辟疆当小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