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可这次战役
铁木真降生那天,刚好是他⽗在与塔塔尔部落作战中,把他们的首领俘获了,那个首领名叫“铁木真兀格”成吉思汗的⽗亲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也是炫耀他自己的本事,所以给成吉思汗取了铁木真这个名字。
成吉思汗的⽗亲统治的是额尔古纳河北部的河边,也就是如今的內蒙古呼伦贝尔一代地区,在成吉思汗9岁时,他的⽗亲因为不愿意再让自己的部落民人流⾎,为了和平,在一次与宿敌塔塔儿部落谈判时,被塔塔尔人在马酒里下了毒给毒死了。
成吉思汗的⽗亲死后,他的部落的人,包括成吉思汗的几个叔叔们,都各自带着属下离开了。
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个兄弟,跟随寡⺟艰难度⽇,自家养的牛羊和马,经常被别的部落的人抢劫,成吉思汗与抢马人搏斗,多次差点被人杀死。
成吉思汗年纪稍微大一些后,依附了蒙古⾼原最強大的一个部落的首领脫里(后称汪罕)也就是克烈部,这是成吉思汗找到的一棵大树,在那个年代,要像活下来,就得依附強大的势力,成吉思汗叫克烈部首领为⽗。
在这个首领的帮助下,成吉思汗开始逐步收聚他⽗亲⽗的那些旧部。这期间,成吉思汗还做了一件大事,也是对他未来有意义的大事。
那就是他与札答阑部的首领结拜为兄弟,这个成吉思汗结拜的生死安答(兄弟的意思)名叫扎木合,后来这个扎木合还真帮了成吉思汗不小的忙。
“现在明⽩了吧,为何我说成吉思汗心里有着杀⽗和夺的仇恨,他从小把塔塔尔部落和蔑尔乞部落当作两个最大的敌人,可以说成吉思汗是在仇恨中长大的。
他像一只草原上的饿狼一样,为了复仇,他可以叫别人为⽗亲,可以和有势力的人结拜为生死兄弟。你从这张画里,就可以看到他那颗年轻而充満仇恨的心,看得出他要统治整个蒙古的志气来。”
李云大概的把他知道的成吉思汗一些历史说出来后,并说出他自己的判断。王老五哈哈的笑着说:“李副院长,看来我今天还真是来对了,能听到这个只懂雕的英雄人物故事,原来成吉思汗不像是某些人说的那样,只知道弯弓
雕。
他还是条真正的草原狼,有着狼的凶狠和狡诈,为了猎物,能利用各种方式,达到他的目的,这也是被迫的,为了生存,为了复仇,要是我,也会像他那么⼲。一个什么样的磨难都经受过的男人,还有什么事情⼲不了的呢!”
“是啊,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不平凡的经历。成吉思汗这个人,说到凶狠,这里面有个他童年的故事,在他⽗亲导领下的部落人都离开后,他作为长兄,负担起了养活兄弟和⺟亲的责任,有一天。
他最小的那个弟弟,偷吃了属于他⺟亲的那份⼲⾁,小孩嘛,饿了能不吃吗,可成吉思汗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拿上他打猎的弓箭,找到还在狼呑虎咽的小弟,二话不说,死了他这个亲兄弟。
你想想,一个连亲兄弟都能杀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是没成年的孩子,长大后能不⼲出点名堂来吗。”李云的话,着实让王老五吃惊。“你说成吉思汗在孩子的时候,就拿弓箭
死了他亲弟弟?他比狼还可怕!”王老五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所以当时成吉思汗的势力逐步发展起来后,为报复蔑儿乞部夺的仇恨,请求汪罕和札木合出兵,汪罕的儿子给汪罕说过这么一句:“铁木真连他亲弟弟都敢
死,以后⽗亲恐怕也会死在他的箭下。”
可汪罕没听儿子的话,被成吉思汗平时装出的那种老实人样子给惑了,以为帮他是上天的安排。你说,要是当时汪罕听从了儿子的话,还会有成吉思汗这个人吗?也许他也就是真的只能弯弓
雕玩玩罢了。”
李云说完,哈哈的笑了起来。***后人评说古人,没有一人能完整的把古人的事说清楚,知道古人的那些事情,都是从所谓史书中了解到,七拼八凑的这本书里看一点,那本书中学一些。
然后做出可能是这样,可能是那样的猜想,于是,很多的什么传记、戏说、品说等等乌七八糟的“文学”便诞生了。这也怪不得这些“歪嘴和尚”
因为古代的那些帝王将相们,自己都骗自己,不愿意把自己丑恶的一面向世人展示,也没有一个帝王将相能天天像现在的人一样的写⽇记,记录下自己每天的生活。
比如成吉思汗,他早期的生活,基本上都是草原上的人谣传,或者是他当了大汗后,给史官们讲述的,而李云,却把这些综合起来,给王老五说出了他对成吉思汗这个人的看法:“是人都会把自己心中的罪恶掩蔵,说些自己的雄才伟略和成就。
所以任何一个开国帝王,都有这样那样的“绯闻”(留下一些让人琢磨不透的事。成吉思汗也不例外,就拿他被抢的子来说。
就是一件很难向天下人昭示的丑事,这本来是一件很难启齿的丑事,对一个男人来说,没能力保护自己的子,已经是很孬种了,但成吉思汗可不这么看。
他不仅不怕别人笑话自己,还利用了这件丑事,他赢得了很多人的同情,利用草原上那些部落间的矛盾和望渴得到的最大利益,成吉思汗报了夺的仇。
对一个草原上野心的男人来说,达到这个目的,不是他最终的目标,既然他強大了,就有了更多的想法,他怎么会把自己用鲜⾎从别人手中抢来的金钱牛羊和女人拱手让给别人的呢。
于是,成吉思汗开始向自己的义⽗和结拜的兄弟下手了,因为向他们下手比向其他部落下手要简单许多,他了解这两个人,知道两人的弱点,所以他开始挑拨两人的关系。”
“他首先选择的对象,是他的那个生死结拜兄弟扎木合。一些史书上记载的,却是说扎木合嫉妒他,才像他下手,可在我看来,这是不合逻辑的,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时候,成吉思汗已经得到金朝的重用,被封了官,扎木合不是草包,怎么可能与当时统治草原的金为敌呢?
历史是后来成吉思汗得到整个蒙古草原后,才写的,自然是成者王败者寇,把一件不光彩的背信弃义的事情,说成是对方率先反目,其实,这一次的战争,是因为成吉思汗为了扩充自己实力。
他又善于争取人心,导致札木合部众纷纷叛离扎木合,尤其是扎木合手下几个能打战的将军,都被成吉思汗给收买了,两个结拜兄弟为此结了梁子,相约会战,可这次的战役,以成吉思汗大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