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冷帝的贴身小宠 > 她该恨你一生

她该恨你一生

目录

  ——无忧,你要听我的话——

  ——妖星,定当诛杀之——

  ‘杀’字从北堂烈的口中决然而出,无忧不受控制的心颤了下,脸容随之僵硬。

  才是后知后觉,原来,她早已在心底认定了他不会伤害自己媲。

  纯黑的静眸倒影出她错愕的模样,男子琊肆的气息蔓延张狂,那张俊庞,对她来说,悉却又陌生。

  昨夜的话语尤响在耳边,她不噤默然发问…他真的会将她杀死吗?

  得北堂烈一语,沈太后快意昂首,重重道了个‘好’字!

  皇权争败,爱子被迫发遣边疆封地,今朝重回后宮,那议政大殿已是波澜再起,她沈媚茹定要翻云覆雨,和眼前的真龙天子斗一斗!

  而首当其冲,便是斩杀夏国的小公主——夏无忧!

  “来人,将此妖女拉下去!”

  朱一启,杀机乍现。

  别人不知道,百官双眼为表象所蒙,天下人被谣言愚昧,可沈媚茹看得透,这个小公主,对于北堂烈来说,非同寻常。

  他看中此女,她就要夺其命!

  铁甲无情的声音向无忧靠近,她只⾝站在殿中,娇小的⾝躯成为祸⽔的源头。

  何谓‘复星’?

  又何谓‘灾星’?

  她⾝在敌国,要她死便罢了,何须找如此借口?

  恍恍然看向北堂烈,是求救吗?

  若要死,早该她命丧夏宮,既然已是到了这里,分明知晓心中还有那么多不舍的牵挂,就让她这么仓皇的死去?

  她不甘心!

  就在黑甲侍卫向她伸出手时,⾝旁的男子再度有了动作,⾝形只少许做了移动,整个⾼大的⾝躯,便挡在女子跟前。

  “朕何时准你们⼊璞麟殿抓人?”

  他俊庞沉下,云笼罩,自散发出嗜⾎的杀意,让那几个侍卫不敢再向前半步。

  “皇上。”沈太后凤眸一挑,冷冷斜向他“君无戏言,若天子出尔反尔,恐怕会难以服众。”

  北堂烈亦看向那一⾝凤冠华袍,盛气凌人女人,他剑眉扩展,幽眸的暗光中,完好的掩去了那抹厌恶。

  转而,再扬起抹不屑的笑意“如今天下大半江山尽归朕所有,难道⺟后觉得,这是侥幸吗?”

  沈太后转动螓首,看向他“哀家可从未如此说过!”

  “那为何⺟后,独独针对朕的‮物玩‬,兴师动众?”

  不等她在做出反驳,北堂烈低沉一喝“苏璟晨,将人带上来。”

  “臣下遵旨!”那宰相大人,不知何时来到殿外,明明方才谁也没有看到,却在人唤他是,突然冒出,⾝后,还跟着一个披着袈裟的和尚。

  那是——

  “慧彦法师…?”见到来人,无忧不噤脫口失声。

  闻她唤自己,慧彦向她看去,慈善的眉目挤出祥宁的笑意“劳公主还记得老衲。”

  他行到众人视线当中,对北堂烈和沈太后施以佛礼,不卑不亢,一⾝出尘的脫俗之气。

  苏璟晨伴在他旁,先对凤威赫赫的女人拱手拜见“近来天下皆传‘亡国公主’一说,今⽇早朝,群臣忽而为之惶恐不安,幸而吾皇早有准备,恕臣下逾越,暂请太后先听大师一言。”

  他低首说着,视线却往被北堂烈护在⾝后的女子那处看去。

  嬉笑意味十⾜的脸上,尽是了然。

  今⽇晨霭,跪在正东正门外,弑⽗仇人进城,这对他来说已是奇聇大辱,此刻单凭他⾆灿如莲,也断不能让那个才回后宮的女人好过了去。

  自然,也顺道消了金屋中被蔵起的人儿,对那男子的顾虑。

  岂不两全其美?

  瞟了一眼当朝年轻的宰相,沈媚茹转动了眼珠,鼻息里轻声不屑“哀家就且听听看,先夏国的⾼僧,再我朝炎国都,如何大放厥词。”

  “老衲当不起‘⾼僧’二字,太后谬赞了。”慧彦微一颔首,对她的讽刺毫不在意。

  他再从容转向无忧,细细将她寻望了一番,

  那双淡灰⾊的眼珠,充満了淡然的禅慧,沉昑,他问那女子“不知公主现在可对当年那个‘蝉’有所领悟?”

  得他提醒,无忧即刻想起当年初次与⽟魅公子相见,宝相寺山间一斗,她被落毒,不省人事,醒来后已无恙。

  朴素别致的禅房中,独那个‘蝉’字让她生了奇去。

  “此蝉非彼禅,又似彼蝉。”

  ——公主怎知道蝉鸣不是在讲禅,而单只是因为一种喜叫的习呢——

  无忧将慧彦那句话重复了一遍,已然有了成之⾊的脸上,有所顿悟。

  人生在世,何尝不是一种禅?

  那么,再忆起慧彦法师说的那句与她有关的话…

  “有其因,必有其果。公主当年生在战佛神像之后,一切冥冥中自有定数,你又怎知曜公子那一⾝戾气缘何而来?是福星,亦是复星,此复非彼福,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福兮,祸兮。”

  无忧完全想起来了。

  那其中先提及了风曜,才有了她‘复’字双解之意。

  脑中忽闪一念,女子恍然彻悟!

  若非她在宝宣殿上童稚一语,差的救了北堂烈,这世上便不会有风曜公子,又夏国何来亡国之说?

  她的出生为夏国带来一个盛世,更带来难以追悔的祸端!

  一切因她而起,是她先招惹了他啊…

  如今总算才是…意识到了关键所在么?

  夏无忧怔忡僵硬得无法释怀!

  不觉,她攒动的目光再投向北堂烈那处,只看到他宽阔的背影,巍然不动,挡在她跟前,如⾼耸巨山,来人无法跨越,他更不容任何人越!

  福兮,祸兮,她到底算什么?

  懵然中,男子转⾝回视于她,倾世的姿容下,全然心知。

  那眼角眉梢间,怎生温柔。

  管她为何,他终会保全她一世,只要他活着。

  僵凝中,再听慧彦道“近来传言,皆因老衲当年对无忧公主命格断言,‘复’为‘双’,是福,亦是祸,全自她命中注定,命里所遇,与国运无关,那些当时所传,皆为无稽笑谈,不可轻信。”

  “仅凭你一语?”沈太后挑声质疑,那眼波流转,灼灼光华,无人能敌。

  慧彦从容而笑,对她谦礼“正是如此。”

  “大师可否再说得明⽩些?”

  当中那位宰相,忽的笑声不止,就如听了个罕见的笑话,摇着头道“如今世人皆以为,皇上霸主天下,全是夏无忧一人之功劳,到底她该留抑或者该杀,与我朝炎国运可曾有关?留下,又是否能成复夏之关键。”

  他向慧彦沉沉弯⾝,作了一揖“还请大师明鉴。”

  闻声,慧彦便佛手在前,自念了一句‘阿弥陀佛’,抬首,他再一一静望殿中众人,叹道“众生皆苦,若定要将国之兴亡系在一人⾝上,太牵強沉重,老衲当⽇所言,不过是无忧公主与如今朝炎天子之缘,有因必有果,一切自有定数。”

  他说的,分明只与那二人相⼲,可偏偏她牵动了他,而他了天下。

  “荒谬!”沈太后不悦的怒视了过去“依你之说,今⽇妖言惑众的可就是大师你!是否该将你按律诛之?”

  慧彦弯了眼眸,坦一笑,极具佛缘的面上,尽是顺其自然之⾊“既来之则安之,老衲自客随主便。”

  “那就怨不得哀家了,来人!”

  “且慢!”

  苏璟晨喝住想前来抓人的侍卫,对脸⾊已变的沈太后实言“慧彦法师乃佛门⾼僧,德⾼望重,此次前来⾚城宣扬佛法,所谓‘众生皆苦’,如今天下初定,⾚城百姓还等着大师普渡,望太后娘娘三思…”

  佛家在中土为至⾼信仰,自古皇权与神权不可分离,若沈媚茹非要斩杀慧彦,沈氏一派,定丢民心。

  听他说罢,气势锋锐的太后也迟疑了。

  僵持——

  璞麟殿內一片杀机在隐攒。

  忽而一瞬,沈太后昂首绽出诡笑“看来今⽇,是哀家棋差一招了。”

  苏璟晨眸中轻,清俊的面容即刻显露出笑意。

  始终站在无忧跟前的男子缓缓应声“⺟后即已回宮,朕定当为您颐养天年。”

  太后拂袖离去,盛怒不减反增,如何看,都像是打了一场败仗。

  殿中的人系数退下,北堂烈再以眼神示意苏璟晨,那方授意,拘了一礼,躬⾝退下。

  方才在殿中放肆的黑甲侍卫,触犯君威,该杀!

  波澜已起,总要拿人命来平息。

  至于今⽇以为难逃一死之人,反而被保全了命。

  不止无忧愕然才将发生的一切,就连素莹也心神难定,跪⿇了‮腿双‬,都未察觉。

  “可有吓着你?”男子回⾝,只问无忧。

  先前冰冷的神⾊,已然消退不见。

  无忧摇了‮头摇‬,看看跪在一端的素莹,再向眼中含笑的慧彦法师望去,踟躇半响,才问道“大师,你说我的命,可当真?”

  “出家人不打诳语。”慧彦心平气和,缓缓回之“老衲只能以星观人,以面观命,真正的命数,握在公主手里。”

  午膳之后,北堂烈在御书房宣兵部尚书。

  无忧得了闲,和张适悠等在外面候着,此时才得晓今⽇早朝发生的事。

  “姑娘你是没看到…今⽇太后那方⼊城,宰相大人前往接,这边在朝上,沈氏一派齐齐上奏,说什么…妖星祸国,跪请万岁将其处死,饶是杂家听了许久,才醒悟说的竟是姑娘你,唉…人难为啊…”

  张公公的话语声里有受惊过后特殊的惊乍,即便是伺候过先帝的老人了,却已然改不了这⽑病。

  可他的胆子,却不似他本人说的那样小。

  一张口,低声道的便是朝堂上发生的大事。

  或许,这是宮里人都有的⽑病吧。

  听他说罢,女子一脸僵⾊,无言以对。

  原来沈太后说的那句‘棋差一招’是这个意思么?

  本是失势之人,回宮第一件事,自然是重立声威,她首当其冲,险些做了供人上踩的垫脚石?

  若非北堂烈早有防范,她现在定成了刀下亡魂。

  不觉回首望朱门紧闭的书房內看去,他说的话,他做到了。

  见她不语,张适悠又道“姑娘,好些照顾着自己吧。”

  纵然宮中对她讳莫如深,也到底还是引来了有心人。

  她若没有在那男子心中占据一席之地,天下战祸多年,亡国的公主何止她一个?何苦众多人,都来针对于她。

  不知不觉,她做了北堂烈的…软肋么?

  申时一过,天又开始隐隐的泛出昏暗之⾊,起风了,深宮依旧巍然,难撼动。

  大臣们走后,无忧手里被张适悠硬塞了差点,让她进去伺候。

  缓步行⼊静若无人的御书房,不知不觉,她又想起惨死在这里的赵美人。

  无疑,北堂烈是‮忍残‬的。

  要成天下,岂能心慈手软?

  她不是没见过他的嗜⾎,元菖三十六年,河西荒民围困离桑行宮,她亲眼看到他在那冷洞窟里如何教那二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国都失陷前月,她险些被黑⾐刺客斩杀,是他及时出现,将那些人…

  如是想着,女子已来到他面前,隔着宽大的书桌,行了跪礼,再起⾝,将茶点送上。

  北堂烈不知在看些什么,俊容沉静,仿是想得⼊神,听有步声,眉间微隆起些许不悦,再见走进来的是无忧,便也没有说什么,接过她递上来的茶,啜饮了一口。

  “皇上,奴婢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难得,这傻子肯主动同她说话。

  阔眉放温了脸⾊,他转过脸看她“你想问什么?”

  无忧还是未习惯见他一⾝龙袍的尊贵模样。

  正以为有了这⾝天下唯他一人能穿的金袍,从而变得难以靠近,天子,向来都是最寂寞之人。

  可他看向她的眸⾊,光彩太柔和,竟让她,无法不去靠近!

  “奴婢想问,当⽇在夏都,派黑⾐刺客刺杀奴婢的,可是…先皇?”

  言毕,她看到北堂烈眼中的涟漪,点点散开。

  “如何想到要问这个?”他依旧对她耐十⾜,连话音都比平时说话温和许多。

  “没什么。”无忧摇了‮头摇‬“我、奴婢就是想…”

  “是。”听她又开始呑吐,北堂烈索对她肯定道。

  “咦?”她茫然抬首,更茫然看他。

  是?

  也就是说——

  “那为什么不…”

  “你想听实话么?”

  男子一而再的抢了她的话去,尽是这小半会儿的功夫,她想问的,她心里想的,更甚还疑惑茫然着的,他都懂了。

  被他丝毫未做掩饰的眸光笼罩,无忧顿感承受无力,只好再低下头去,拧起娟细的淡眉,想相信,又不愿相信。

  可,这明明是她先提及的,那个答案…

  “你想知道么?”

  不等她心上决定,北堂烈又追问,那手想也不想便伸了出去,将她抓住,不想放开!

  “你想知道,朕就告诉你,若你不想,那朕就不说了。”

  那实话是什么?

  为何他要违背他⽗皇的意思,将那群黑⾐刺客毫不留情的击杀?

  只为了救她?为何要救她?

  分明那个时候,她对他来说,早已失了利用价值,死了岂不是更省事,就连那‘‮物玩‬’之说,蓦地——

  女子兢兢抬眸,仿是被她自己心里那已无需再说出的‮实真‬吓到了一般。

  回应她的,不过是北堂烈更加确定的眼神。

  …

  “皇上,宝乾宮瑾嬷嬷,说有要事求见。”张适悠缓声在外试探着征询圣意。

  明知道此刻那里面的二人,不便打扰,那瑾嬷嬷却一副湍急的模样,又想她自太妃那边来,如今太后才归,不得不多张个心眼,权衡再三,便进来通传了。

  瑾嬷嬷?

  无忧将手从北堂烈大掌中菗离,费解的往外看去。

  为何瑾嬷嬷会突然来此?

  难得的气氛被打扰,北堂烈俊容横过一抹扫兴的颜⾊,看这傻子一听和瑾有关,只好收回探出去的⾝姿,懒洋洋的坐回龙椅上,对外面勾首的人道“准了。”

  自无忧央张适悠之后,瑾在宝乾宮伺候,亦算是职责所在,未出任何偏差错漏。

  她看着女子长大,当⽇在暖⽟阁中,便比其他人与之来得亲厚,今⽇忽闻太后有心迫丨害,她再难安坐了!

  诺大的御书房,尽得那二人。

  瑾走进去,便见到无忧站在朝炎天子⾝侧,⾝着宮装,颔首轻垂,姿态卑微。

  过往,分明该是他对她卑躬屈膝!

  暗庒着心中腾升的怒火,佯作平静,瑾向北堂烈端正规矩的行了跪拜大礼。

  “你亲自前来,可是太妃有事?”北堂烈对她自无戒备,心中所顾虑的,无不是和之前张适悠想的无差。

  瑾起⾝,端站于前,昂起下巴,对他道“老奴今⽇请求面圣,只为一件事。”

  她看了看无忧,无忧正也抬了头看向她。

  那是她们夏国尊贵无双的公主,而她⾝边的男人,是他们的仇人!

  瑾暗自默然,浅浅合眸,像是做了什么决心,再道“可否容老奴单独向皇上禀明一切?”

  无忧更为不解,想出声询问,却得北堂烈转而对她道“你先暂且回避。”

  女子没辙,只得退了出去。

  朱门合上,剩下北堂烈与曾经在夏宮对他诸多照顾的老嬷嬷相对。

  此时瑾略显老态的脸上,已无先前的柔和之⾊。

  她冷冷看着坐在金銮之上的男人,眼中遂泛出彻骨的寒之意“皇上,你觉得无忧公主该爱你,还是该…恨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