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仙侠 > 兵锋 > 第十九章 招兵买马

第十九章 招兵买马

目录

  第十九章招兵买马

  李师师和燕青等人的到来,让李江欣喜若狂,连带着冲淡了胜利的喜悦,他⾼兴的大摆宴席,众人。

  李师师不便出席,派⾼宠来了,李江拉着⾼宠做在自己的⾝边,这可是个绝世猛将,他不能放过。

  ⾼宠虽然很年轻,但在这种场面上一点也不怯场,眼睛中始终闪耀着骄傲的光芒。

  他对李江表面上毕恭毕敬,但李江却在他的眼睛中看出了一点不服的意思。

  李江暗想:此人格⾼傲,想要收服他颇为不易,但一担真心对你,将是终生不变,看来自己还要等机会,现在只能是以诚相待了。

  酒会在乐的气氛中尽兴而散。

  晚上,潘金莲和扈三娘识趣的躲开了,让二人好好团聚。

  李江看着李师师的眼睛,轻轻的说道:“师师,谢谢你。”就再也说不下去了,似乎千言万语都在这一句中。

  李师师说道:“李郞,妾⾝只是做了一点小事,何须言谢。”

  李江说道:“师师你为我做的,岂止是小事,我李江现在不敢保证什么,但对你我一定不离不弃。”

  李师师趴在李江的怀中,⾝子渐渐热了起来。

  这‮夜一‬,自然是満室皆舂。

  三天后,南宋小朝廷的传旨官从海路来到了青州。宣旨封李江为大名府节度使,收拢北地散兵,就地抵抗金兵,准备收复失地,考虑到非常时期,圣旨准许他暂时任命北地‮员官‬,过后在报吏部批准。

  李江对宣旨官是大肆拉拢,甚至在这次大捷的折子上把本次战斗拖后了三天,说宣旨官来到后,看到军情紧急,也亲自上城督战,为国尽忠,忠勇可嘉。

  乐的宣旨官庇颠庇颠的,说回去定在皇帝面前给李江请功,最后带着李江给的大批金银珠宝回去了。李江更是派⽔师一路护送。

  在宣旨官走后,李江召集众人开了一个会议,定下来准备招兵买马,准备应付金兵的报复。

  同时开始收集溃散的官兵。在十几天的功夫內,李江就以大名府节度使的名义,收拢散兵七万,控制了山东大部分地区。

  这天,王进带着辽东铁骑来投。原来王进在山海关坚持了半年,最后是內无粮草,外无援兵,只好率部突围,二万金兵无法封锁山海关全城,王进一路⾎战,一万辽东铁骑损失了四千,终于打退金兵的追击,在河北又受到金兵铁摩苛部的伏击,一路苦战,仅剩三千骑兵,加上沿途收拢的散兵五千,剩下了不到八千人,听闻李江升任大名府节度使,故来相投。

  李江对王进好言安慰,安顿他在青州驻扎下来,并补充了他欠缺的人马,并派安道全率医务兵治疗伤兵。

  李江的摊子越来越大,他渐渐的感到人手不够用了,于是贴出告示,准备招揽军官和地方‮员官‬。经过准备,选拔人才的比试开始了。

  分选拔武将和文官。

  武将的选拔分武艺和韬略,以及特科。

  武艺考的上阵杀敌的骑功夫,韬略考的是兵法战阵。

  特科是为武林⾼手预备的,这是应时迁要求加上的。

  李江要求所有的人,包括武松、武楠、花荣、⾼宠、鲁智深、林冲等人全部要参加。

  经过二场选拔,岳飞、杨再兴、汤和、张宪、牛皋、张显等二十人选了出来,李江満意的笑了,他可以建军了。

  现在李江已经有了十三万的‮队部‬,据这些将领的能力,他任命王进、林冲、岳飞、杨再兴、⾼宠、武松、张宪、花荣、张义飞、武楠等十人为主将,各统兵一万人。其中王进和张义飞部为骑兵快速‮队部‬,武楠的‮队部‬为后勤支援‮队部‬,负责押运粮草。其余各部配备一千骑兵,这主要是因为马匹不够。

  此外李江委派在剿灭倭寇的战斗中出⾊的扈诚建立了一支一万五千人的海军‮队部‬,这里包括了五千人的海军特战队,由虎威军中的武厉带领,负责沿海的‮全安‬和以后的特种作战,这批人不少都经过李江的特种训练,可谓是精兵。

  其余的一万五千人李江当做了地方保安‮队部‬,负责各个占领城市的治安,由扈天德和武秀儿监管。

  王进的副将是他原来的副将石山,林冲的副将是鲁智深、岳飞的副将是牛皋、杨再兴的副将是张显、⾼宠的副将是汤和、武楠的副将是扈三娘、武松的副将是李成(虎威军中人考上)、张宪的副将是燕青、花荣的副将是李山(虎威军中人考上)、张义飞的副将是李青霍(虎威军中人),同时张义飞的‮队部‬是李江的本部亲兵。

  时迁建立了一支三千人的‮报情‬
‮队部‬,分为收集、分析、刺杀、‮控监‬、內政五部。

  ‮报情‬收集部有二千人左右,分散在北地、江南各处,收集金兵和朝廷的‮报情‬。

  ‮报情‬分析部有五十人,对收集的‮报情‬进行分析、判断,找出有价值的线索,供李江参考。

  刺杀部有六百人,专门对不利因素和人物进行暴力铲除,李江开的特科选出的四百武林⾼手全在这里。此部还负责李江等主要人物的暗地保安工作和对敌方‮报情‬人员的清洗。

  ‮控监‬部有三百人,负责对军中和地方‮员官‬进行监察,同时防止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內奷。

  內政部五十人,管理‮报情‬
‮队部‬的人员考核、任命、后勤、管理等。

  李江和李师师商量后,影香楼作为自己的另一个‮报情‬处,由李师师直接管理,不属于任何部门,和时迁的军事‮报情‬
‮队部‬相区分,由李江直接拨款,定员二千人。

  经过整理后,李江正式建立了不败的李家军雏形。

  文官的‮试考‬李江出的试题很简单,仅有五道题:

  一、怎么在金兵进攻时协助军队保境安民?

  二、如何发展农业和商业?

  三、怎样治理一座县城?

  四、遇到天灾时如何处置灾民?

  五、谈谈对‮员官‬贪污受贿的处理。

  此题一出,引起文人学子们大哗,有说有辱斯文的、有叫好的、有目瞪口呆的、有不知所措的。

  李江的做法把这些人学的四书五经全废了,而且加了特科,有农业、商业、各种手艺的人全可参加。

  终于,一些学子联名找上门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