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扶摇成妃 > 第九十章 一朝成妃

第九十章 一朝成妃

目录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第二天一早晓红气吁吁的冲进来大呼小叫,说这宮內都传遍了:

  皇上和程王爷三更半夜乾元宮外公然争抢女子,而那女子正是那独居东间的苏若芸!

  面对着晓红惊慌失措的询问,若芸却全然没有精神回答,呆呆的坐在上许久,又倒回了被窝里,⼲脆用被子蒙上了头,昨夜之景让她不由心酸,泪⽔止不住汩汩而出。

  到底选择是对是错,她自己也无法知晓。

  好在皇上并未为难她,这事便也迅速淹没在于王回京的阵仗中。

  天昊四年,四月二十七,宮中云⽔阁周围地动,毁坏房屋多处,幸好地动短而轻微,无人死亡,数人轻伤。

  天昊四年,四月二十八,于王⾝着铠甲、面戴头盔率部将自京城西华门而⼊,正式作为离国一战的胜者凯旋。

  程王程清肃妥当处理边关及离国事宜后,亲于王归来,同时押解两名被俘的离国王子面圣。

  京城竖起了围杆、旗帜,号角长鸣,花雨飞扬,于王虽人人敬畏,可到底是英雄,百姓夹道,万人空巷。

  荣王爷路遇清平教坠亡姚华山至今未寻得,其副将书言负伤而回,只道是当⽇昏不知王爷下落。

  洛将军因姚华山遇袭,军之中负箭⾝亡,追封大将军。

  将领簿子上的“陈将军”却是一名眉清目秀、额头宽广的年轻人。

  程清和负伤早早退出‮场战‬,但因云州城一役守卫有功。被封都尉,程清和婉言谢绝封赏,言下继续做无忧无虑的闲散公子。

  云州徐都尉被⾰职查办押解回京。新进的都尉张余曾单匹马突袭敌后,圣上看中其才能而留其在京师,官拜六品归于京城驻军统领王大人手下。

  益州刺史因早前荣王爷率军经过详查时发现其空做门面功夫,实则疏于治理、进出混,现留职待罪。

  沙州云州遭重创,皇上下令休养生息,拨粮钱援两州。舍离国的贫瘠之地不为开垦,安抚离国子民。

  赏罚之后乃国丧,举国哀悼离国之战阵亡的将士、百姓。灭了离国却死了个亲王,是喜是悲无人说。

  多年生,皇上终于下令‮国全‬搜捕清平教人事、彻查头目。

  四月二十九,因荣王爷逝世、宮中突槽地动、于王回京封赏。采女甄选作罢。

  夏暖居。圣旨下:

  吏部尚书许大人之女许翠薇,封昭容,赐采薇殿,与莫昭仪比邻而居。

  王大人之女王涵温文有礼,封修容,赐⽟华殿。

  礼部尚书之女胡舒儿,封婕妤,赐舒畅阁。

  丁怡芳家中从商地位低下。本应遣返,念其家族对朝廷纳重税。封宝林,赐描金馆。

  楚如兰曾于东间闹事,故只封才人,赐香兰居。

  平民女子陈可,貌美出众,封美人,赐含芳宮。

  另各封御女、采女数名,其余皆遣返另行婚配。

  等着皇上赐婚的适龄王公贵族们守了个空,可怜吴美人尚神志不清,却已被淹没在群芳之中。

  虽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若芸听着一连串名字皆没有她自己,竟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自己对这⾼墙深宮还是有畏惧。

  晓红早就按耐不住左右抱怨起来,自家‮姐小‬明明最受优待,怎的偏偏被撂下了。

  一⼲册封了的女子都嗤之以鼻,唯独许翠薇向若芸投来同情的目光,若芸却读到,这眼神中竟隐隐参杂着羡慕之意。

  她在讥笑声中百无聊赖的回了东间,准备随着出宮的队伍走,院门口一个苍老带着尖细的嗓音说着“苏若芸听旨”让她猛的怔住了。

  由人搀扶着来的竟是常德,⾼举的手中一卷明⻩的圣旨让她心里咯噔一下。

  她忙跪下,心想着莫非是上次楚如兰的事传到了皇上耳朵里,或是那夜路遇程清璿的事让皇上降罪了,竟派伤势未痊愈的总管大公公——常德前来判她?

  常德腿伤未好,大汗淋漓,用颤抖的双手展开圣旨宣道:“苏熙之女苏若芸,承大学士之才,礼聘⼊宮,现特封为贤妃,赐号云,赐布匹百,金银百,赐⽟如意一对,赐居朝露宮,钦此。”

  正一品的四夫人现在只有德妃一人,现在她封为贤妃,同德妃已是平起平坐!

  若芸面⾊灰⽩,皇上竟这般轻易的,就将她推到风口浪尖上了。

  直到常德将那圣旨塞到她手上,她才深昅一口气,叩首谢恩。

  常德递上盖了金印的宝册和⽟牌,她紧紧捏住,心中慌已不知如何是好。

  “娘娘…老奴受皇上之命前来,腿伤不便迟了些,还请娘娘恕罪。”常德对着她拜,若芸忙伸手要扶,常德却敬畏的退缩着,道“娘娘金枝⽟叶,老奴可受不起啊。”

  一旁的晓红早喜上眉梢,趁势递上一锭碎银,常德谢恩着便收下,由人搀扶着领路。

  朝露宮,挨着昭殿,原本应是四夫人之首的贵妃所居,如今赐给她是想让她招摇到底了么?

  她叹息,只怕以后她都不会有好⽇子过了。

  “‮姐小‬,没想到皇上对你青眼有加呢,现在你是妃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往后晓红要改口叫娘娘啦!”晓红笑嘻嘻的轻声在她耳旁附言。

  若芸的心却陡然变凉,怎么也⾼兴不起来。

  皇上有他的用意,一定有。

  苏若芸被封妃的消息顷刻传开,原先的笑话奚落成了羡慕嫉妒:上头没有太后,后位悬空,这后/宮之中属四妃最大了!

  若芸才迁去朝露宮,拨来的、哪怕是路过的宮女太监都对她殷勤的很,幸好新晋妃嫔们忙着迁居的迁居,返家的返家,还未曾有谁来得及前来朝贺。

  德妃的脸⾊自然不好看,自己的对手竟然不是王涵或是胡舒儿,而是那个住东暖阁、闭门不出的苏若芸!不仅如此,此女竟然还在地动那夜同时‮引勾‬程王和皇上!

  按理,新进嫔妃是要主动前去拜见资格老的宮妃,可若芸还没来得及拜见德妃,第二道圣旨下。

  这几⽇犒赏全军、国丧毕,晚宴设在了金殿后的荣华宮,是为国宴,除了皇后和一品夫人,后/宮佳丽自然无缘参与国宴,故而圣旨命她前往。

  接了圣旨,她才霎时明⽩过来,皇上之所以封她做妃,恐怕是故意让她参加这国宴,而国宴,京中大臣和王爷们都会参加。

  她隐隐感到不妙的时候,⾝上已经被套上了厚重的锦⾐和大袖衫。

  晓红特地给她绑上了假发来遮掩她头发还未⾜够长的事,还在上头揷満了朱钗首饰。

  一袭锦绣红⾐坠地,绛美颜,她看向镜中的自己,脖子上的翠石链子闪动,恍惚间疑似梦境。

  “贤妃娘娘驾到。”

  随着太监一声宣,厚重的珠帘掀开,她垂首看不到自己的脚,一步一步自荣华宮后走出,直到眼下她才明⽩过来,自己现在已经是妃,是皇上的妾了。

  常德不在,一个小公公过来让她搭上手腕,才到厅上,眼前锦⾐华服、金银器皿已亮成一片。

  两排王公大臣列坐,为首的是上次并未出现的洛大人,洛大人上了年纪又染病在⾝,形容瘦而苍老,但眉目间的凝重锐⾊让他坐得笔直的⾝子平添威严。

  洛大人⾝侧的是礼部尚书胡大人,看到她来便不耐烦的撇开脸,似乎在为女儿没有封妃而抱不平。

  后头的吏部尚书许大人则一脸恭敬,再往后顾大人正神⾊悠闲的吃这盘里的烤饼。

  另一侧首席的却是许久不见的百泽,⾝上的银⽩铠甲映着酒壶熠熠生辉,一双明亮的双目弯成了月牙,脸上因伤痛而浮现的苍⽩早已一扫而空,要说生龙活虎也不为过,正同⾝侧板着脸的程清肃攀谈。

  如今,百泽是功臣,是大将军,在这‮家国‬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她只淡淡扫了一眼便被引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德妃早已盛装危坐,见她来竟还是淡淡扯了下嘴角,是敌是友,尚且未分。

  若芸回了个笑容,德妃这才放心的微微颔首。

  龙座的另一侧,那个唯唯诺诺、胆小的荣⽟芸公主独自在坐,这宏大的场面她始终不敢抬头多瞧一眼。

  若芸觉得头上越来越重,仿佛动一下便要朱钗落満地,她大气不敢出,只能同德妃一般直直坐着。

  自己被封妃的消息怕是传遍了京城,一想到这事被众王府之人尽知,心里七上八下的打起了鼓。

  再看去,百泽的微笑几乎成了苦笑,⾝后一⾝⼲净利落的程清肃板着面孔同他说了几句话,百泽复而竟皱眉叹了口气,回首瞧了瞧后头。

  若芸心神尚未动,双目已不由自主的寻找着那银⽩的⾝影。

  她分明看到程清璿一声银⽩锦⾐、束发⾼冠淡漠的坐着,与她四目相接,双眸竟没有任何情感,一瞬便陡然瞥开,就像他从来不曾认识她一般。

  她忽而闷,心中酸涩亦甚。

  这回,程清雯也来了,在夏朱月缺席的当儿,怀轩墨依然木偶一般的坐着,百泽又离得很远,周围找不到说话的对象,她只得懒洋洋的同程清和瞎聊,只偶尔看向二哥的时候眼神中闪过丝悲凉,且,自始至终没有去看⾼处的若芸。

  

  

  

  

  

  

  上一章 扶摇成妃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