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二)祸水东引
“当然是咱们大清陆军那里的了。”孙纲得意地说道。
孙纲告诉爱,因为朝廷战后大搞“裁军”随之淘汰下来了大量的旧的武器装备无法处理,都在各地积庒着,各省督抚对此都相当头痛,他们现在正好可以充分利用一下。
大清陆军的这些“旧军火”放在那里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清朝在镇庒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因为八旗,绿营朽不堪用,湘淮团练兴起,结果形成了各省督抚专政的局面,清军的装备均是省自为政,各行其是,因此,各省队部的炮品种、型号极不一致,即使一军之中也往往互相参差。这些省份所购之武器,分别来自于德国、英国、法国、国美、奥地利甚至还有比利时等国,据说进口
械的型号可达三四十种之多!而国內生产的
械也由于军工企业分别隶属不同的集团,存在着种种差别。各种
械的口径不一“弹药参差,不能互相济用”这样就造成了战争中的弹药补充和火器配备造成极大的困难。当时一位外军国事观察家评论说“无论怎样有效率、怎样诚实的辎重队,也决对没有办法为国中陆军所带的七拼八凑的杂牌武器配备合用的弹药”
而当时的大清陆军本没有适应近代战争的后勤保障机构,这就在场战上造成极大的混
。前线队部或有
无弹,或弹不对
。大清陆军使用的马丁尼
弹子大小竟有四五种之多,当时有人说“炮则有格林、阿姆斯特朗、克虏伯、加纳炮、开花炮等种,
则有新旧⽑瑟、马丁尼、曼利夏、施密特、雷明敦并国中自制之快利
,名⾊繁多。殆难屈指”对于这种情况。正定总兵徐邦道曾气愤地说“弹药或误,则与
炮格格不⼊,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松或紧,皆不适于用”各种
械“临阵时往往有
与弹不合之弊”刘铭传也说。“种类繁多。即营官、哨弁尚有不能尽识者”武器弹药的规格不统一,在甲午丁酉两役中,都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其实不光是型号,大清陆军使用的械在质量上也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
国产武器中,江南制造局生产地“雷明敦中针兵多有走火之弊。故各营不愿领用”李鸿章得知后大怒。严令整改,以后改造快利新
,质量提⾼了不少。而进口地武器,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甲午战前,清朝临时抱佛脚,又向国外订购了大量的械。进口
械的
能较国产
稍胜一筹,但由于经办人员的营私舞弊和外国商人的有意欺蒙,有不少“陈年之存货而诡为新制”者,以致“价多浮冒。物不精良”这些
械武器“临阵用之。子药不能及远,而又长大,携带不便,以近拒敌尚可,远则无力”因为不好使用,所以都积庒在弹药库里。
这些积庒的械,现在都存放在各省的军火库里“
械弹药积庒甚巨,保存不易,又时恐其炸爆”成了各省地方员官的一块心病。
远地不说,现在旅顺地南北弹药库里,这些过时的械弹药就老鼻子了。
甲午战后,好多省的员官们看到了武器装备型号不统一带来的严重危害,开始下大力气改变这种状况,并增设了战时的后勤保障部门“前敌营务处”大清陆军的械弹药这时才逐渐开始趋于统一,并形成了以奥地利的曼利夏式连发步
、德国新式⽑瑟
和江南制造总局自制地快利
(七连发和十三连发两种)为陆军地主要装备。
在后来的丁酉战争中,武器型号统一带来的好处在战斗中就慢慢显示出来了。
因为昅取了战争中的教训,现在孙纲的“北洋三队”的步兵武器主要是国中快利式十三连发步和北洋1896式战斗手
“竹节炮”以及北洋1898式迫击炮和最新式的单兵利器“掷弹筒”
孙纲目前正让北洋的军工人员仿照俄式1891莫辛纳甘式步,加紧研制北洋版的“狙击步
”准备用来装备自己地军队。
以武器装备来讲,目前“北洋三队”在大清陆军中可以说独树一帜,无有出其右者。
而⽇本由于本土资源有限,又没有钱向国外大量购买械,直到丁酉战争时,作战队部配备地大多还是单发
,只少量装备了村田式连发
,其质量及精度和国中自制的
械都差得很远,国中手里积庒地这些外国“陈年旧货”在⽇本人眼里,也都是无比珍贵的好“东东”
所以当爱马提出来让⽇本人给俄国人“捣点
”时,孙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些“陈年旧货”
如此“废物利用”的话,既替国中消耗掉了这些过时的武器,又赚了钱,还可以起到牵制俄国人的作用,一举而三得,何乐而不为?
当马听明⽩了他的“计策”后,对他的评价是“你已经彻底和小江学坏了。”
孙纲把这件事和江穆齐说了一下,江穆齐果然拊掌大笑,认为是个绝妙的“好主意”
“⽇俄一旦兵,就管不了大清这里怎么变了,”江穆齐说道“东三省这边,也可得安宁了。”
两个人又就此商议了一番,孙纲仔细考虑后,给⽇本的幕府定国大将军德川庆喜回了一封亲笔信。
孙纲在信中说“天朝上国,字小存亡,⽇本对国中不仁,国中未尝以不义还报,⽇本当勿忘之。盼将军承先祖之遗意,铭国中助⽇本之德,继往开来,再创两国世代好之谊”他在信里面“云山雾罩”“之乎者也”地表达了国中同意帮助⽇本“恢复家国和主权的立独”的意思,他相信,以德川庆喜的文化⽔平,是绝对能看得懂他的“舂秋之意”滴。
孙纲写好信,江穆齐随即招来了小泽久美和另一个⽇本忍者首领黑木洋一,让他们把孙纲给德川庆喜的信捎回去。
孙纲在信里没有写明国中用旧军火资助⽇本的事,而是让小泽久美给他传口信,说国中有意“平价”资助⽇本以械,并考虑到⽇本现在的经济状况,允许⽇本以任何形式的有价值的“物品”抵偿购买
械的钱,以这种“以械易物”的方式助⽇本“复国”
两个⽇本人知道了孙纲“代表”国中
府政“答应”了他们“助⽇本复国”的请求,不由得喜出望外,孙纲看见他们俩的眼睛里都闪耀着动的泪光,在心里暗暗好笑。
自己给了⽇本人一点“光”而⽇本人却盼望着就此“灿烂”起来。
孙纲这么做对⽇本人来说虽然很“不讲究”可他自己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没办法,死“道友”莫死“贫道”为了国中未来的平安,就只能让⽇本人给国中垫刀头了。
孙纲当然知道,他这个决定一做出来,将来会有多少⽇本人和俄国人死于非命。
可为了国中,他只能选择“牺牲”⽇本。
虽然他对此心里并没有什么“负罪感”
只是他没有想到,因此而死掉的⽇本人和俄国人的数量,会超过甲午丁酉两役参战各国战死人数的总和。
两个⽇本忍者走后,江穆齐在一张纸上写了“坐山观虎斗,大事可定”八个字给孙纲看,并笑着点了点头。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害怕⽇本忍者“耳朵长”听到他们俩的谈话內容。
孙纲明⽩他的意思,则写了“祸⽔东引”四个字给他看。
两个人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
计划既然定了下来,孙纲开始着手安排调集大清陆军遗留下来的“陈年旧货”先把旅顺这边的“库存”让管理人员分门别类的整理,把从外国订购的械弹药先分出来,按进口国别整理好,准备卖给⽇本人。
他这么做也是经过了深思虑的。
因为,一旦“⽇俄战争”爆发,俄国人是不可能不发现⽇本人使用的械的,如果俄国人看见⽇本人用的
械里面居然有“MADEINCHINA”肯定会想到是国中人在里面“掺了一脚”一旦那样的话,被拆穿了“西洋镜”可就不太妙了。
至于俄国人会不会往英法德美奥等国⾝上想,孙纲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如果列強之间再因为这个打起来,那他这笔“买卖”可就赚“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