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两百零一碗 丑细阳定奇计

第两百零一碗 丑细阳定奇计

目录

  到了平川关!

  种霸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找不着北,这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平川关是宋金前线,离此地七十里外就是金国大定府,轻装骑兵一个急行军,要不了多久就会冲到跟前。以摄政王之尊,亲临前线,这太冒险了!最让种霸苦不堪言还不是这点,而是刚才部将报告的消息,说关外有人自称是摄政王和林大将军,让士卒们给挡在外面不让进了,当兵的就是实在啊。

  种霸一路狂奔,老远就望见隘口处一行马队,全是⾝着便服的人。那最前面一人,三十左右,气宇轩昂,顾盼之间,神采奕奕,不是王上是何人?完了,王上被挡了驾,自己少不得要挨一顿骂,更何况刚才出的这事…

  “臣平川关守将种霸,叩见王上!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种霸在还有一丈之外就跪了下去,五体投地,不敢仰视。

  片刻沉静,只听王钰说道:“种将军,你这平川关可真是龙潭虎⽳啊。”种霸心头一颤,知道坏事了,王上被挡驾,定是心怀不満,自己没有好果子吃。

  一念至此,慌忙告罪:“臣驾来迟,王上恕罪,士卒不识尊颜,并非有意冒犯。”众将士一听主将这话,也慌了神,齐刷刷跪下去一片。在他们的印象里,王上是朝廷首脑,万军统帅,应该在千里之外的京师遥控‮国全‬,怎么可能到这穷山恶⽔来。

  “哈哈…”王钰与林冲突然一阵大笑,只听林冲言道:“王上,臣没有说错吧,种霸治军严厉,只要我们没有通关文谍,你就是自称⽟皇大帝。也休想过关。”

  王钰频频点头,翻⾝下马,几个大步踏到种霸跟前,伸手搀扶起他:“小子,孤在京城,甚是挂念你等,这不,不远千里赶到边关,就是为了来看望将士们。起来起来,不必搞这个形式。”

  种霸心里稍安。起⾝打量王钰一阵,心中一阵动,感叹道:“许久不见,王上风采仍旧。”种霸与王钰,不单单是一种上下级关系,当年王钰涉险,种师中率军驰援。这种霸可是一马当先,救王钰于危难之际。而后跟随他东征西讨,战功赫赫,感情自不一般。

  王钰上下打量他一番,神⾊为之一暗:“种霸,你⽗亲在世时。就是柱国之臣,撑起大宋半壁江山。如今看到你如此出息。本王对你⽗亲,也有待了。”

  听王上提起先⽗,种霸也是黯然神伤,小声道:“⽗亲精忠报国,死而后已,臣自当继承⽗亲遗志,为大宋,为王上,肝脑涂地。再所不辞。”

  王钰一声叹息,这种家一门忠烈,可敬可叹呐。

  “哎,本王怎么也作出这小女儿姿态来,走走走,本王去看看你的成绩。”王钰执住种霸右手,十分亲切。

  随后,王钰一行人视察了平川关的防务,并详细询问了北伐的准备事宜。还不惜纡尊降贵,亲自到军营看望士卒。让将士们知道,王钰如今虽然⾼⾼在上。可还是和当年镇守幽云时一样,没有忘记为国戍边的勇士们。

  前线将士,不认识王钰,南府军旧部,大多编在林冲与呼延灼兵团,幽云守军,都是种师中的奉宁军,萧充的游击军,以及后来招募地新军。登上关楼,王钰远眺北方,回忆起当年自己冲锋陷阵,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不由得感慨良多。

  从镇守幽云起,到现在这些年,自己总算还是⼲了一些实事。无论是对民族,对‮家国‬,甚至是对后人,都可以问心无愧。

  “嗯?这怎么回事?”王钰发现,关楼下的地面上,⾎迹斑斑。七零八落的丢放着许多杂物,仔细一看,竟然是一些诸如锅碗瓢盆的生活用品。

  “回王上,适才小股金兵追杀內迁的百姓,臣斗胆,擅自作主,将百姓放⼊关中,请王上发落。”种霸简明扼要的事情说了一下,王钰听后,沉昑不语。自己倒是疏忽了这一点,大战在即,势必相发內迁的移民嘲。许多生活在北方的汉族百姓,有可能举家迁往內地。

  “你做得没有错,同宗同祖,大宋不可能对他们放任不管,这有损朝廷的声誉。”王钰略一思索之后,当即回头对林冲待了对这些內迁百姓地安置办法。

  着各地方行政‮员官‬,妥善安置內迁百姓,按人头划拨土地,并提供种子,农具,口粮等必须物品。所需款项,由当地财政支出,后报户部报销。‮央中‬朝廷将按安置人数,给予减免皇粮赋税。

  与自己生活那个时代人満为患不同,在封建社会,人口就是战略资源。在某种意义来说,哪个‮家国‬的人口多,国力就強。大宋没有办法施行人口普查,但据大概估计,约有八至九千万。按现在形势发展,不出十年,就有可能破亿。而一千年以后,‮国中‬人口十四亿,照样养得活。即使是排除生产力落后这一因素,只以大宋目前可耕种的土地来讲,养活两亿人不成问题。

  “种霸,如果北伐开始,你想⼲什么?”王钰突然问道。

  “作先锋!”种霸毫不犹豫的回答道。种霸的格,与其⽗种师中完全不同,他崇尚进攻,极富‮略侵‬,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决不后退半步。这是王钰欣赏的,同样也是顾忌地,所以一直不敢让他独自统率一方面军队。不然,以种家与王钰的关系,种霸早就不是今天的地位了。

  “本王若是让你作先锋,你能保证打下大定府么?”王钰笑问道。

  “甘立军令状,如若不胜,当军法从事。”种霸豪气冲云霄。王钰点头赞许,却并没有说什么,他如今已经过了意气用事,热⾎沸腾的少年时光。遥望北方,王钰扪心自问,北伐金国,能否一战成功?

  而就在此时。就在几十之外的大定府,兀术焦急的等待着消息。原定赶赴草原与塔塔儿人会合地他,因为那两名汉人的关系,滞留下来。这可是奇功一件,如果一切顺利,自己建功立业不在话下,对整个‮家国‬而言,将会带来极大地转机。即使不能让大金帝国转守为攻,也能为自己那个侄儿赢得时间,大力整顿朝政。

  “哥哥!来了!”完颜宗僖飞奔⼊帅府。长长地战袍竟被风扯得笔直。

  连⽇劳顿,兀术正于帅府堂上小憩,听到这一声呼唤,猛然睁开眼睛,大声问道:“平川关可有消息传来?王钰果真在前线?”

  “哥哥,大喜!据探子回报,平川关近⽇并无异动。但就在我军袭扰平川关当⽇,关內来了一行陌生人,从那之后,平川关外松內紧,明显加強了警卫,如果预料不差。一定是有大宋政要到了前线。”

  兀术听罢,在帅府堂上来回踱步。双手紧紧相握,完颜宗僖跟随兄长这以久,还不曾见他如此紧张的模样。

  “好!太好了!”兀术难以抑制动的情绪。王钰,这个名字多年来

  大金,就是这个人。得如⽇中天地大金帝国江河⽇和,受屈辱。现在天赐良机,如果能除掉王钰。大宋必

  “弟弟,马上招集诸位万夫长,哦,还有,把那几个汉臣也叫上。”兀术双眼圆瞪,难以自制。完颜宗僖领命而去。

  “皇天保佑,让我一战成功,扭转大金十余年的颓势!”兀术紧盯着墙壁上地作战地图,平川关扼守险要。两面都是大山,易守难攻。这仗可不好打。况且王钰随时可能离开平川关,毕竟他是视察,不可能呆得太久,必须要把握时机。

  不多时,金军⾼级将领与数位汉臣赶至帅府大堂。兀术没有一句废话:“诸位,眼下有一件天大的事情要我们去办。如果成功,丝毫不亚于消灭对手十万大军。不,二十万!不!五十万!”

  众人面面相觑,元帅这是怎么了?说话颠三倒四的?这一惊一乍,跟得了失心疯似地。

  “现在本帅所说的话,要绝对保密,不能怈露半句,违令者,斩!”兀术掷地有声,众人不敢小视,诺诺连声。

  “王钰,大宋摄政王,他此刻就在我们对面地平川关!”

  众人皆惊!这怎么可能?他是大宋实际上的皇帝,应该远在汴京坐镇,怎么会突然到这穷山恶⽔?

  “元帅,小心陷阱,这恐怕是宋军的奷计。”一人提醒道。众人视之,乃汉臣王细,五十开外,容貌极为‮亵猥‬,正因如此他当初投靠金国时,屡屡受到排斥。是兀术慧眼识英雄,收留了他。

  “哈哈,为将者,当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本王若无十分把握,焉敢轻举妄动?实话说与你听,前⽇本王设法将探子送进平川关,这就是成果。现在,我们不需要怀疑消息的真假,只要商量,怎么来让王钰永远回不了大宋京城。”

  众人一时无言,王细跨至地图之前,稍作观看,当即说道:“若消息可靠,那就太简单了。”

  简单?你莫不是急于立功,说疯话吧?那平川关岂是儿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不小心,只怕你有命去,没命回。众人多面露不屑之⾊,对他的话嗤之以鼻。可兀术不样想,他知道王细是有真才实学地。

  “王先生,您有神鬼莫测之术,愿先生教我,如何应对?”

  王细自得一笑,手伸地图说道:“王爷请看,平川关居于太丰少丰两山之间,易守难攻,若正面強打,绝难奏效。而且一旦打草惊蛇,王钰势成惊弓之鸟,立即逃走。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地是,如何断他地后路。让平川关背后地咸都在得知前线出事之后,无法救援。”

  这话一出口,众人不能不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王细这番⾼论实在是远见卓识。

  兀术也频频点头,不错,王钰不但是大宋朝廷的领袖,而且是大宋军队地最⾼统帅,他如果出事,大宋各军必然不顾一切前往救援。断他的后援,这才是上上这策。

  “诸位再看,太丰少丰两山,怪石林立,植被较少,不利于隐蔵,想通过山间小道偷⼊平川关,几乎没有可能。一旦被宋军发现,死无葬⾝之地。这样一来,除非我军能揷上翅膀飞过去。”总算知道王细此人为何不招人待见了,原来还不是长得奇丑的关系,而是因为他地个,你说就一次说完,卖这样一个关子,显你能?

  兀术倒是有耐,温声细语的问道:“那依先生之见,岂非要打地道才能进关?”

  “非也,我们大可以光明正大地进平川关。”王细一捋那寸把长的山羊胡子,嘿嘿怪笑道。这一次,就连兀术也有些急了:“那究竟怎么办,先生请直说。”

  “王爷,下官是汉人,我军之中亦编有汉营。如果王爷信得过下官,请拨五千汉军,下官愿带汉军以投诚为名,进⼊平川关,作为王爷地內应。如此一来,进可直取王钰,退可扼守要道,断其归路,岂不两便?”

  “王大人,您是吃了*魂*药吧?王钰何等样人?他十七岁就作官,不到十年,已然封王拜相,执掌朝政,统率三军,威震四海。这是寻常人能办到的么?论耍手段,玩计谋,人家是行家里手,就是我等胡须大把之辈,恐怕也要甘拜下风。你诈降?怕是别有用心吧?”另一名汉臣讥笑道。

  “哎,姓胡的,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王细受王爷知遇之恩,无以为报,甘冒风险深⼊虎⽳,你这般冷言冷语,是何居心!”王细一翻⽩眼,上前一把扯住那人胡须,两人扭作一团。兀术一见不好,与其弟宗上前好不容易才劝开。

  “两位先生,都是自己人,何必如此?王先生如此算计,必有其道理,咱们不妨先听一番,再下结论不迟嘛。”兀术⾝为金国最⾼军事统帅,却在此当起和事佬,可见其人才能。

  王细一整⾐冠,哼道:“老夫不与那鼠目寸光之辈计较,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说罢,不理会对方的愤怒,自顾言道:“王爷,下官对王钰此人,深有了解。‮诚坦‬地说,他算是一代雄主,此人求贤若渴,兼有礼贤下士之风,常能不拘一格提拔文武‮员官‬。下官自问颇有才学,若前去投靠,王钰必然喜悦。更重要的是,下官是汉人,而且前⽇有金兵追杀汉民一事,下官可拿此事作借口,游说王钰,钰必不见疑,如此,大事可成。”

  兀术此时,倒真有些不悦了。且不说王细话里话外,对王钰推崇备至,简直就是恨不得遇上他这位明主。只说他刚才话里,提到金兵追杀汉民一事,就让兀术老大不痛快。这事地确对金国产生了不好地影响,以至大定府里,百姓惊慌,时常有脫逃⼊宋的事情发生。可这也是事出无奈。

  不过冷静下来想一想,王细地话不是没有道理。而且还有一点,王细或许想到了,但是不好意思说破。

  那就是他长得奇丑无比,人见人怕,鬼见鬼愁,孩童见了庇滚尿流。怀才不遇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王钰若是见了他这副模样,恐怕会对投诚一事更加相信。若是他这条计能够成功,那除掉王钰的胜算,可就大大增加了。

  “好!就依先生所言!只是不知,具体步骤,先生将如何…”

  “事不宜迟,今夜下官就修书一封,派人送到平川关,约定明夜丑时举事。为免对方生疑,待汉军走后,王爷可派兵追赶,务必当作实战一般,下手绝不留情。我料定⼊关之后,王钰必会将下官与士卒隔绝。因此,王爷需挑选绝对信任之将,扮作普通士卒指挥汉军。到后天夜间,王爷带大军前来,里应外合,大事成矣。”王细⾼谈阔论,仿佛胜利就在弹指之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