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民族的劣根
三佛齐是一个传承了五六百年的大国,面积包括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及加里曼丹岛一部分,都城渤林邦虽不能与苏杭等大城相比,但也绝对不是想象中的荒蛮蒙昧。
三佛齐金银产量不小,平时百姓易多是用金银为货币。
在文化方面,三佛齐有自己的文字。
百姓信仰的主要是佛教,城中有很多寺庙佛塔,许多佛像不是镀金,而是全部用⻩金铸成的。每代国王登基之时,也会铸真人大小的金像以代其⾝。
王宮周长三里左右,也建得有模有样,规模颇大,宮中所用器皿多是金器,上面通常刻有铭文或花鸟图案。
可以说三佛齐生产力虽然不发达,但绝对很有钱,就象南美的玛雅人一样,科技不算发达,但却是⻩金遍地。
杨逸没什么好客气的,控制渤林邦城后,立即下令“搜集”金银铜等金属,咱们不烧,也不杀,就搜集点金属,这很文明,不是吗?
当然了,你若是与文明人作对,那你就是野蛮人,一杀了也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会不会因此让三佛齐百姓对杨家军产生刻骨的仇恨,这一点不用太担心,搜刮完金属后只要告诉他们:
你们是野蛮之邦,你们的文明是不行的,你们的信昂也不行,你们的一切都不行。
我们才是文明人,我们才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強大。你们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天经地义的。
你们不应该仇恨我们,相反。你们要深刻反省自己,抛弃你们野蛮的习俗,抛弃你们耝陋的历史,向我们学习。
你只要向他们灌输这些,大致就没什么问题了。
在后世,国中曾被西方列強反复躏蹂,从武力⼊侵到经济⼊侵,再到文化⼊侵,给国中造成了沉重的灾难。但你见有几个国中人仇恨西方了?
相反,大多数国中人对西方的一切都非常崇拜,西方的主民的才是主民,西方人才是文明人,西方文化才是主流文化,⽩⽪肤蓝眼晴的人都是大爷,持这种心里的国中人只怕占到六成以上。
反过来,包括鲁迅、胡适等被奉为国中文化界旗帜的学者,对国中文化都展开了热烈的全民批判。
在他们笔下。国中人基本都是肮脏的,⿇木不仁的,就象行尸走⾁一般,孔乙己那样的人成了国中文人的代表形象。连个闰土,小时候有些灵,长大了也变成了木头。国中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国中文化不及西方文化。
总之,不管鲁迅等人当初是不是想“醒唤”国民。但他们确实对国中历史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否定,这种否定异常的彻底。在他们笔下,你几乎找不到国中历史文化的亮点。
而且这种全民批判是一代接着一代,从未间断过,在这热烈的批判中,久而久之让国中觉得自己的历史是如此糟糕,国中的文化是如此的迂腐,转而崇拜起西方文化来;
到后来,人们不知道清明节了,不过端午节了,倒是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过得热热闹闹,是个明星就要起个英文名字,不如此你就谈不上际国明星。
国內一出些问题,网上必定是骂声一片,事情被无限的放大,骂得越狠叫好的人越多,仿佛不如此不⾜以证明国中人的劣难除、不可救药。
反过来,西方有些好事,则必定是一片赞扬钦慕之声,国民与有荣焉,只恨不能自己也是长着⽩⽪肤蓝眼睛。
为什么会这样呢?国中的历史文化真的很不堪吗?真的需要否定得这么彻底、抛弃得这么彻底吗?
原因很简单,咱们的民族脊梁被人家打断了,咱们匍匐在地上一百多年,只能用仰望的目光看着别人,自卑心已深⼊到骨子里头。
鲁迅那代处在历史转变的关口上,展开全民批判或许没错,他们是为了用最強音惊醒国中人,但接下来文化界一代代的自我批判,使国中人不可避免的生产了一种自我否定心态,这却是事实。
汉唐的辉煌与荣耀已经很遥远,而且你若是再提那段辉煌的历史,就会被人说你是散发着尸臭味的人,腐朽不堪。因为大多数人已经接受了西方人那一套思想,用他们的眼光来审视一切;
西方人说咱们⻩⽪猴子,野蛮落后,所以应该打,我们也就觉得自己挨打是理所当然的,为了找到挨打的合理,还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劣
,否定自己过去的辉煌,以及历史的正确
。
总之一句话,人就是这么的
,没打过你的,你不说他好;把你打下趴了的,你不恨,反而会崇拜人家。
杨逸现在要做的,就是显示自己的能力,把三佛齐打痛,打得他痛不生,然后让他接受自己的思想,让他自我否定,自己去挖掘自己的劣
。
渤林邦城所有值钱的东西,能搬的全部搬完,敢于反抗的,不杀,全部抓回大宋做免费劳力,大宋正缺人力不是?
杨逸挂新月宝刀,一⾝黑⾊
领汉服,大袖飘飘迈进了三佛齐王宮,这座王宮虽算不上巍峨,但建造得也颇为精巧,很有南亚特⾊,还引⼊了一些佛教原素,比如房顶上,不象国中多雕龙凤,而是雕着一些佛像,廊柱上也不时能见到一些梵体经文。
杨逸于正殿央中的大王椅一坐,对左右吩咐道:“带蒲陀、蒲罗。”
“喏!”侍卫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带上两个中年男子,其中一个四十多岁,下巴尖细却长着一个蒜头鼻,看上去五官显得很不协调;
另一个将近四十岁,⾝材瘦小。长腿短。
他们⾝缦布,丝绸面料的。见杨逸坐于王椅上,俩人眼神复杂。闷不作声。
“会说汉语吗?”杨逸随口向蒲陀问道,蒲陀低着头不答,杨逸继续说道:“会的话,这张大王椅很可能就是你的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蒲陀抬起头来用生硬的汉语问道。
杨逸淡淡地说道:“我不喜你用这种口气和我说话,你没能正视你的处境,你的王位继承资格被取消了,来人,将他带下去,先关进⽔牢。容后发落。”
“喏。”两则的侍卫立即冲上来,给蒲陀戴上枷锁,稍有反抗即拳脚相加,蒜头鼻被打得鲜⾎直流。
蒲罗见自己大哥遭此待遇,再也不敢站着,扑嗵一声跑在殿下。杨逸満意地重复道:“会说汉语吗?”
“会一些。”蒲罗说话时声音有些打颤。
“三佛齐有今⽇下场,乃因你弟弟蒲英咎由自取,他非长子而承大统,这本⾝就不合道理。且不顾我等多方警告,意呑并蒲罗中,并派兵于海峡內游弋,拦截各国商船。凡不⼊渤林邦
易的商人,轻则没收货物,重则处死。此乃野蛮的行为。于各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理应给予严惩。你们作为他的哥哥,明知他犯下大错而不加以劝阻。理应同罪!”
“不不不…。。您说的这些事都是我三弟一个人做的,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劝过他,反而被他软噤起来,这些真的与我们无关啊…。”
蒲罗着急之下,汉语之中还夹杂着一些蕃话,叽哩咕噜地说个不停,杨逸其实只是想看看他的态度,至于他说些什么这不重要,因为话语权不在他手在,而是在咱们手上,咱们说什么这才是重要的。
杨逸慢慢引导着蒲罗,让他看清三佛齐民众的劣所在,认识到三佛齐挨打的合理
,必然
和必要
。
让他明⽩,不挨打的三佛齐不是好的三佛齐,不做半殖民地的三佛齐是没有出路的三佛齐,不奴颜媚外的三佛齐是没有前途的三佛齐…。。
总之一句话,我们打你,躏蹂你,是为了让你们清醒过来,为了更好的把我们的文明传授给你,我们不是来略侵,我们是来拯救你们的,教化你们的,你们应该感谢我们,崇拜我们,向我们靠拢,向我们看齐。
“你们⾝缦布好不好?”
“不好。”
“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缦布这是蒙昧无知的行为,我们汉服多华美啊。”
“我今后一定下令让百姓改穿汉服。”
“你们用那蕃文好不好?”
“不好。”
“不错,不错,还有救,用蕃文是极其愚昧的行为,看我泱泱华夏,创造了无数巨著经典,他国岂有如此灿烂的文化,你们要学。”
“我今后一定让百姓改用汉字。”
“光这样还不行,你要让你们的百姓深刻反省自己劣,瞧瞧你们多肮脏⿇木,难怪立国五六百年,依然过着野蛮人一样的生活,你们不彻底抛弃你们过去的习惯,就永远是死路一条。”
“是是是,我一定让百姓深刻反省。”
“…。。”
哈哈哈,别笑,历史已经证明,这一套非常管用,对大多数民族都管用,包换国中在內。
在古代,在国中主导的世界里,落后并不一定挨打,四周的小国都比国中落后,但只要不主动犯侵
国中,基本都不会挨打,大家相处得好,这是东方的秩序。
若是西方列強⼊侵国中之时,正值国中強大之时,国中将西方列強打败了,仍然主导着世界,那么咱们一定不认为“落后就挨打”这句话是正确的,咱们依然会认为仁义是好的。
咱们认可了这句话,恰恰就是接受了西方的思想。
历史没有假设,只有千⽇做贼,没有千⽇防贼,人家就是选在国中积弱之时来打国中了。同时给咱们灌输了类似于強盗的理论:落后就挨打。
于是咱们也就认为以前的奉行的仁义准标是不对的了,转而认同了“落后就挨打”的強盗准则。
这句话也成了咱们自我疗伤药剂,觉得自己挨打是必然的,天经地义的,谁让咱们落后呢?你不挨打简直没天理。
于是,国人不去恨打咱们的人,更多的是从自⾝上找原因,认为自己以前奉行的一切都是错的。
包括杨逸之所以在三佛齐来这一套,也是受后世带来的那套思想的影响,这一点他也承认。
***************
ps:感谢书友100827133517413、就爱上网-看书、大连 等人的支持,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