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丛林血战(三)
哒,哒哒哒哒!
自动步的
击声在⾝边响起,接着对面也闪起了火光,茫然不知所措的韦成栋被一名叫张福生的老兵扑倒在地上“妈的,赶快开
!”老兵冲他怒吼着。
手榴弹在丛林里炸开一团团火光,映照出一团团模糊的⾝影,韦成栋冲着那些灰影无地开着
。一团桔红⾊的光芒在他眼前十多米的地方闪起,接着是一声剧烈的爆Z炸声,敌人投出的手雷就在他的眼前炸开,溅落的树枝和泥块砸在他的钢盔上,呯呯作响。
一场不期而遇的遭遇战打响了,在一片烈的
击声和爆Z炸声中,双方都在试图摸清对手的实力。
等到火器排把迫击炮架起来开始击后,敌人已经开始退走,对方的兵力大约是一个尖兵排,没有火炮。过了大约十多分钟,
声停止了,3排小心翼翼地进⼊到刚才敌人所在的地方。。 。
敌人留下了三具尸体,有一个伤兵还没有完全死透,从嘴里吐着⾎,仍然不停地菗搐着,一支李恩菲尔德步就扔在他⾝前不远的地方。过了一会儿,他死了,杨昌盛蹲下⾝体开始翻他⾝上的铭牌“上等兵马休?尼兰德,澳大利亚第7师!”借着微弱的光线,韦成栋替不会英文的班长读出上面的文字。
“澳大利亚第7师?你确定?!”杨昌盛跳了起来。
“这上面是这么写的。”
“这可是个新情况,敌人有新的援兵。我得马上向连长报告!”杨昌盛说完向后面跑去。
一场小小的丛林遭遇战,打死了三个敌人,共和军方面也有一个士兵被打死,还有三个人受了伤。但场战上发现了新的敌军番号,很明显,麦克阿瑟在巴布亚半岛又投⼊了新的兵力,敌人的实力在增強。
这场小小的丛林遭遇战只是斯坦利岭一场严酷的阻击战的开始。
从地形和自然条件来说,巴布亚半岛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原始自然状态,地形复杂,从海岸的平原地带到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欧文?斯坦利岭。到处都是峰峦峭壁。壑沟纵横错,其间到处都是难以通行的热带山地丛林,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河流汇聚其间。
绵延300多公里的欧文?斯坦利岭横亘在整个巴布亚半岛,成为南北通行的最大障碍。
最早翻越欧文。斯坦利岭的捷径就是科科达小道。自布纳向西南30英里渡过库姆西河。地势陡然升⾼。在河边的台地上有一个叫科科达的土著村庄。当地还有一处简易机场。自科科达向南沿埃拉溪⾕经坦普顿路口就到达翻越山脉的隘口被形象地称为“大豁口”海拔约2500米,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通过隘口,一路往西南经伊奥里贝瓦、伊米达岭等地。就可直达莫尔兹比。这条全程约150英里的小路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这也是海军陆战队第5师目前主要的攻击方向。
但现在共和军却在修建一条从莱城经布鲁洛、瓦乌翻越斯坦利岭的一条铁路和公路,随着铁路延伸到布鲁洛,困扰着共和军最大的后勤运输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如果任由共和军修通这条穿越斯坦利岭的通线,那么莫尔兹比港随时都有可能陷落,澳洲方面将会失去北部的屏障。
如果想保住莫尔兹比港,除了要防备共和军利用海上进行登陆作战外,麦克阿瑟还要在瓦乌和科科达彻底堵住共和军南下的通道。
在共和军第50师在向瓦乌的美澳联军侧后进行穿揷的同时,海军陆战队第5师14旅毫无阻碍地在布纳西北的巴萨布阿登地区登陆,并随即占领了戴克阿克兰湾的两个运输木材的小型商港布纳和戈纳。
在顺利从布纳和戈纳登陆后,海军陆5师即开始向科科达进军,经过一天的战,于7月5⽇攻占了科科达要隘。
共和军在布纳登陆确实让麦克阿瑟感到吃惊,这表示共和军已经完成了对莫尔兹比港的攻击准备。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随即放弃了原先制订的反击计划,从澳洲北部紧急菗调美32师、41师和澳大利亚第7师运送到巴布亚半岛,以全力确保莫尔兹比港的全安。
第50师的任务是要截断美27师和澳大利亚第12师的退路,现在却要面临这两个师和正向瓦乌地区增援的澳大利亚第7师的夹击,在其后的五天里,第50丛林师在美澳联军共四个师的夹击下,承受着大巨的伤亡。
第50师切断敌人退路的意图已经被发现,在与敌人进行了一些零星的短暂火后,迅速占领了隘口一带的几个⾼地,并开始加紧修筑防御工事,上级给他们的命令是坚守在隘口一线,彻底堵住美27师和澳12师的退路。
韦成栋奋力地挥舞着工兵镐,这是一座无名⾼地,扼守着一条从莫尔兹比通往瓦乌之间狭窄的⾕地通道,在山顶热带的季雨林显得没有那么茂密,反而大多是一些灌木丛,但却长着一人多⾼的库纳草。斯坦利岭中的山峰大多没有名字,这座无名岭之上覆盖着大约有六十多公分厚的火山灰,最初的挖掘只是和土地中那些盘错节的库纳草
作对,但再往下面,却是硬坚的火山岩。
长官们来回巡视着,训诫士兵们将掩体挖得越深越好,虽然累得要死,韦成栋仍然在奋力地敲击着脚下的火山岩。
第一次参加战斗说起来让他很丢脸,要不是张福生将他扑倒,说不定此时他已经挂了。却第一次面对敌人,他的脑子里确实是茫然一片,当时连躲蔽都忘记了。甚至连越南佬都一直不停地嘲笑他在看到敌人时的蠢像,犹如一块木头站在原地大喊大叫,虽然他是第一个发现敌人的。
战斗比预想的时间来的要早,大概过了不到两个小时,天⾊已经渐黑,天空中的雨似乎又大了一些,地声清脆的声在半山
处响起,这是在主阵地前方大约50米处的潜伏哨所发出的警报
声,随后又是一阵
烈的
声。
短暂的火之后,山地间又恢复了短暂的平静,韦成栋将⾝体紧贴在不到一米深的掩体里,睁大眼睛紧盯着前方,耳朵里能听见敌人纷
的喊话声,但却什么也看不见。山坡上一人多⾼的库纳草和茂密的灌木丛为敌人提供了很好的掩蔽所。
⾼地上,火力支援排的几重机
向哨兵指示的灌木丛嗵嗵嗵漫无目标地发
着
弹,经过一阵驳杂的胡
击之后,
声小了一些。但片刻过后,迫击炮弹带着它特有的呼啸声开始在这片无名⾼地上下半空中来回响起,⾼地上和山脚下不时绽放出一团团桔⻩⾊的火光。
借着火光,韦成栋看到一些灰影在林草之间穿行,向着共和军的阵地扑来,他开始向着那些灰影击起来,阵地上的
声在炮弹的爆Z炸声中逐渐密集起来,战斗变得更加
烈了。前方的林地里不时传出敌人的嚎叫声,澳大利亚士兵借着草地和林木的掩护,不断接近共和军的工事,不时有手雷从灌木丛中飞出,落在构筑的战壕附近。
大约一个营的澳大利亚第7师的步兵向2营防守的⾼地进行了顽強的攻击,这个师的指挥官埃尔文少将明⽩,如果不能打通这条山⾕间的通道,那么正在从瓦乌后撤的美27师和澳大利亚第12师将会遭受灭顶之灾,所以在第一次战斗中就投⼊了一个团的兵力,向着147团把守的正面阵地发起了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