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大国贼 > 第三百零五章旧例

第三百零五章旧例

目录

  外围主河道引⽔成功,今天特意跟来观看的许多百姓,都是发出了一阵阵喜雀跃的声音。

  一个个跑到岸边,指着河道中的流⽔,啧啧有声。

  “真的引⽔成功了。”

  “有了⽔,就能开荒,把这里全都改善成良田。”

  “这周边的地界得有多大啊!?”

  “真能多出这么些良田,以后就不用发愁没粮食吃了。”

  “不用再去看老天的脸⾊。”

  一同跟来的衙役,与县丞周示等人,则是围着江龙大声道喜。

  河道开通,引⽔⼊內,其意议太过重大。

  开荒改善良田,能让灵通县周边多出数百万亩的农田,这绝对是造福万代子孙的功绩!

  再有,有了这条河道之后,灵通县也算是多了一道天然的防御屏障。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周示笑着对着江龙连连弯拱手“河⽔成功流⼊了人工河道,想来不出几⽇,皇上就会下旨奖赏!”

  “同喜同喜。”江龙此刻心情也是极好,客气的拱手回礼。

  说同喜也是对的,灵通县出了政绩,大家都有份,皇上不可能只是奖励江龙一个人。

  就算一些人不能升迁,但在档案资料之中,也会重重添上一笔。

  做成这件事,已经⾜够很多人骄傲一辈子了。

  毕竟这些人大多很普通,没有多少才华,也没有多大的野心。

  “恭喜县令大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是啊,之前许多人都不看好。”

  “县令大人用事实,驳了那些人的脸面。”

  “县令大人果然不愧出⾝名门世家,年纪轻轻,就做成了这般大事!”

  “小的以后绝对唯县令大人马首是瞻!”

  这些‮员官‬衙役有恭维的,也有趁机表忠心的。

  江龙都是客气的一一回应。

  并表明,河道成功开通是大家的努力,自己只是其中一份子罢了。

  这般谦虚的话语,让得众人心里很舒服,顺耳,同时也是知道江龙没有想要一个人霸占功绩的意思。

  这笔功劳,江龙的确是不可能一个人霸占了。

  但他若是有心要抢,却也能为自己多加上几分。

  而他要是抢了,那么其他人的功绩,自然就要少上一些。

  这时众人对于江龙都是打心眼里异常的敬佩。

  朝廷中的那些‮员官‬,哪个不是削尖了脑袋往上爬?

  只嫌功绩少,还要抢别人,抢属下的。

  又有几人能有这般宽阔的襟?

  河道引⽔成功,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不一会,就是传遍了整个灵通县城。

  灵通县內的百姓们得知消息,一个个都是⾼兴的満脸笑容。

  此处多出良田,得到实惠最多的,正是种田的百姓。

  若是能购买几亩农田,自家就是够吃了。

  这可是引⽔浇灌,不用看老天脸⾊的良田,只要舂天肯下苦播种,秋天就一定有收获。

  在以往,整个灵通县內,又有多少这样的良田?

  就算是能浇⽔,也是从深井里担⽔去浇田地。

  但是井⽔的出⽔量是有限制的,你担的太快井里就没有⽔了。

  要等好一会,才能慢慢的再渗出来。

  所以用井⽔浇田,只能供很少的农田。

  在北疆,打井又比较困难,这里地下⽔的存储量太少。

  也只有江龙大手笔,在县城改建时,找来人挖出一个个的深井来。

  要知道挖井,不是挖一个就有一个能出⽔的。

  要挖十几个才有一个出⽔。

  也不是挖出个废井,在旁边继续挖就行。

  这个也需要一定的眼力与技术。

  挖井的人,都是有些经验的好手。

  换成普通百姓来挖,那地面上就遍布一个个的坑洞了。

  所以挖井是极耗人力物力与财力的。

  消息传的飞快,没用多久,常谦自然也知道了。

  他的心情就是比较的复杂了。

  先是生气,暗恨江龙做成了大事。

  接着⾼兴起来,因为他也能从中沾光。

  同时庆幸,还好自己赶到灵通县比较及时,若是在途中磨蹭晃悠,慢上一些时⽇,这笔天大的功劳就与他无缘了。

  夏霖已经从望沙城郡回来,不过一直没有露面。

  他担心自己一出头,常谦就要找他借护卫。

  但听到消息后,就顾不得许多,立即换上厚实的棉袄,披上大氅,匆匆来到了河岸边。

  亲眼看到河道內河⽔奔流,他才是终于信了。

  然后回到县衙,与江龙见面。

  看到江龙在写折子,他没敢隐瞒,把自己站在二皇子阵营,此次也是程贵妃花费莫大力气,才派他来灵通县的事情告诉了江龙。

  这份折子怎么写,由江龙决定。

  现在告诉江龙,夏霖自然是想要让江龙能多为自己添上一笔。

  江龙闻言,自然就是明⽩了夏霖的意思。

  左右皇上看自己不顺眼,给自己写太多政绩上去,也是没有多大用,所以江龙如了夏霖的意。

  不过江龙却又道:“二皇子派你过来,应该不光是想要让你镀层金,肯定也有锻炼,让你历练一番的意思,不经过历练,你将来如何能成大事?所以以后你就领份差事,多为灵通县的发展出份力气吧。”

  ⽩给人一笔政绩,原本还是自己的,江龙心下到底有些不慡。

  自然要给夏霖找点事情做。

  夏霖闻言,却是没有觉得不对,也没有反驳与不⾼兴。

  说真的,来到灵通县,看到⾜⾜有十数万百姓在江龙的指挥下,挖河道平荒野。

  那份气势与宏大的场面,就已经是让夏霖忘了江龙的年龄,比自己还小。

  今天河道贯通,更是证实了来之前,家中长辈对于江龙的赞叹。

  在以往,有多少人就职过灵通县县令?

  但又有谁能有这般雄韬伟略?

  也本没人想过,灵通县这个穷困地处僻远位于边疆的地方,居然可以利用河⽔改良出数百万亩的良田。

  与常谦不同,夏霖聪明,八面玲珑,但也知道务实的重要。

  于是江龙就把夏霖给了萧凡,让萧凡每天都要给夏霖找些事情做。

  江龙虽然是不慡,但如果夏霖真能脚踏实地的工作,那么自然会有很大的进步。

  只是学识好,眼⾼于顶,是绝对⼲不了大事的。

  折子很快由快班衙役,递到了望沙郡。

  而在之前,彭喜已经派人传回消息。

  庞成安看完,把江龙写的折子放到一边,心中感慨万千!

  成了,江龙居然把事情的第一步给办成了!

  而第一步成功踏出,代表着江龙的提议是完全可行的。

  可笑他自己之前还一直不看好,与所有‮员官‬一样,认为江龙在胡闹,想要等着看笑话。

  结果最终被人笑话的,反而是自己。

  庞成安不认为自己是个自大的人。

  平⽇里,他也有听取属下建议。

  但是把灵通县发展成北疆一大粮仓,即便是现在,他也觉得很不‮实真‬。

  能做,无数前人为什么没有去做?

  而且别说做了,就是提议的人都没有一个。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即便有彭喜提前派人过来传递消息,看完江龙折子后,庞成安也是又坐了一会才相信这是真的。

  接下来,就是写折子上报了。

  这种重大事情,是不可以拖延的。

  只是怎么写,还要有技巧。

  庞成安知道皇上与太子都是不喜景府。

  所以思考了许久,最终在折子上只写功绩,写改良出农田后,对于大齐将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一阵阵的赞美与感叹词。

  赞美的自然是皇上。

  因为那些农田将会是在皇上执政期內改良而成。

  功劳最大的,自然是皇上了。

  这其实也是符合旧例。

  比如哪个皇帝打下了江山,开创了伟业,那么他自然是上天庇护,乃是真龙天子,功绩也是最大。

  其次才是那些在‮场战‬上拼杀的武将。

  但真正拼命的,出大力的,真的是皇帝么?

  再有,在哪个皇帝在位时期,一些文臣编写出了辞典,整理好了一些丰厚的文化资料,也是会把最大的功劳加在皇帝的⾝上,其作者,也依然是要排在第二位。

  除此之外,比如有什么发明等等,同样先提皇帝,接下来才是发明者。

  庞成安只是在一开始,写了一次江龙的名字。

  都尉姜奇得到消息,同样不敢置信,觉得有些个不‮实真‬。

  回过神来后,派人去灵通县道喜。

  他是真心替江龙⾼兴。

  还有兵曹主事杜威,以及与江龙合作剿过匪的游击将军们得信后,也是立即派人贺喜。

  常谦不用出门,只是站在三楼的窗前,就能听到大街上那些百姓们,一遍又一遍的赞扬着江龙。

  这让他非常的气闷。

  恨不得冲下去,堵住那些百姓的嘴。

  但他不敢。

  一是这样做会惹众怒,要知道众怒难犯。

  二来,就是他⾝边已经没有了半个护卫随从,冲下楼,他怕被愤怒的百姓们围住给活活打死。

  有⾝份的人,⾝边要有狗腿子,打手,才能嚣张的起来,横行霸道。

  而那些狗腿子小人,也得倚仗着有⾝份的人才能够狐假虎威,仗势凌人。

  ⾝边没了爪牙,常谦也就变成了没牙的老虎。

  就在常谦憋闷不慡之际,彭喜换了⾝普通的⾐衫,突然上门求见。

  若非彭喜带着官印,常谦不让他上楼。

  此刻的常谦,非常没有‮全安‬感。

  彭喜来到楼上,不顾自己的官阶还要⾼出两级,就是对着常谦施大礼跪倒磕头。

  这番态度,则是让得常谦颇为受用。

  这阵子江龙手底下的‮员官‬,没有一个对他真正恭敬的。

  还是大地方的‮员官‬,晓得规矩。

  至于灵通县这里的那些小官小吏,真是一群土包子!

  常谦这般暗哼。

  彭喜早就想要前来拜访常谦了,但又怕暴露⾝份,如果被江龙知道了他担心江龙会提防他,收拾他。

  单等到河道开通,江龙‮奋兴‬的时候,想着人一‮奋兴‬就会有些疏露,这才打扮了一番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溜⼊客栈与常谦见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