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升官
刘欣的担心不无道理。别看长安现在没有襄繁华,市面上的物价也比不了襄
,但只要一旦定都长安,那里的地价、物价都会飞涨。如果是以前,刘欣完全可以让⻩月英住在自己家中,多张嘴不就是多双筷子的事情嘛。
但现在不同了,刘欣一家进了长安以后,是打算住进皇宮的。虽然两家沾些亲戚,但是,即使⻩月英是去探望她小姨,没有特别的恩典,想要在宮里留宿一晚也不能够,更不用说长期住在宮里了,这就是规矩,谁也不能随意改变。
本来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住校。对于一些家境贫寒的生学,如果住校的话,食宿费用是可以全部免除的。⻩承彦当然不符合免除食宿的条件,但是那点食宿却也微乎其微,他们家还是负担得起的。只可惜⻩月英是个女孩子,住校却非常不合适,⻩承彦和蔡玥夫妇也不可能放心,这一个选择直接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蔡玥非常清楚自家的家底,不要说长安了,就是在襄城里,也只能时常寄居在蔡家,听了刘欣的话,不由低着头沉思了片刻,说道:“承彦担着⻩家的家主,月英求学的一点盘
想必还是能够凑出来的。”
蔡珏没好气地说道:“大姐,你就别再提什么⻩家了,自从⻩祖与我家老爷作对以后,⻩家便每况愈下,现在全靠姐丈一人撑着,你还能指望他们吗?”
从前的荆州,⻩家是与蔡家、蒯家齐名的大家族,其地位甚至还在另外两家之上。作为⻩家的家主,⻩祖早就当上了江夏太守,而江夏在整个荆州也是可以排进前三名比较富裕的郡府,那时候蔡瑁、蒯良还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随着刘欣⼊主荆州,逐渐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形势发生了突变。及时投效刘欣的蔡瑁和蒯良都渐居⾼位,而⻩祖因为选择了对抗刘欣,连带着整个⻩家也是⽇益凋零。
当年蔡玥嫁给⻩承彦的时候,蔡珏还只是个小⽑团儿,而⻩承彦却已经是一代名士,⻩家更是有如⽇中天,当时这桩联姻被人传为美谈,如今却被蔡珏嗤之以鼻。蔡玥的脸上微微一红,便有些挂不住,但又发作不得。
刘欣感觉到气氛忽然有些尴尬,不由笑了笑,说道:“⻩家落得今天这样的地步,倒也怪不得承彦先生,只是承彦现在⾝为⻩家的家主,却也应当为⻩家的前途着想。”
嫁随
,嫁狗随狗,蔡玥既然嫁了⻩承彦,那就是⻩家的人了,自然要向着⻩家说话,忍不住叹息道:“刘大人说的是。我家夫君过去喜
悠闲自在,如今不得已担了个家主的名份,只可惜⻩家弟子大多不学无术,难成大器。承彦他费尽心思,也昅是徒叹奈何。”
其实有一句话蔡玥没有说出口,⻩家后辈中也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那就是她的女儿⻩月英,只可惜是个女儿⾝。
荆州是刘欣起家的本,他对于荆州几个大家族的情况自然了如指掌,不由点了点头,说道:“大姐,珏儿,襄
的王家你们想必都听说过吧。”
蔡玥姐妹一齐点了点头,但是却満脸的茫然,不知道刘欣忽然提到王家是什么意思。当年蔡、李、蒯、王并称襄四大家族,但是李家因为惹恼了刘欣,惨遭灭门之祸,现在只余下三大家族。但是,蔡、蒯两家是老牌世家,彼此之间多有联姻,而王家却是近二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家族中也没有什么显要的官吏。如果一定要说王家和官府有什么联系,那就是他们有一个女婿叫张郃,是刘欣义弟兼大将。
刘欣笑着解释道:“世界上可以发达的路千千万,并不是只有出仕这一条。王家能有今天,全靠着他们选择了经商作为他们发展的道路。这样一来,既不用与蔡、蒯两家争夺官府的那点位置,也不用和李家争夺有限的田地。⻩家虽然没有几个像样的弟子,但同样可走经商这条道路。而且有刘某的亲自扶持,你们想不钱赚都难。”
蔡玥不由精神一振,有了钱,⻩家就可以在长安城里买地建宅子,⻩月英去长安城读书的事情也就没有什么困难了。不过,她终究是个女流,这样的大事自然得由⻩承彦来拿主意。蔡玥慌忙起⾝说道:“民妇在此多谢大人。待民妇回去问过承彦以后,再来答复大人。”
刘欣呵呵笑道:“那刘某就不留大姐吃饭了,给蔡和的委任状还⿇烦大姐一定带到。珏儿,我还有事,你替我送送大姐吧。”
蔡珏翻了个⽩眼,说道:“大姐难得来一趟,你怎么就把人往外赶了。”
蔡玥赶紧说道:“妹妹休要如此说,还是大事要紧。”
刘欣却已经笑着转⾝向前面去了。不一会儿功夫,沮授就气吁吁地出现在了州牧府的书房。刘欣今天的心情仿佛特别的好,笑呵呵地说道:“公与,来,快请坐。”
沮授倒也没有和刘欣客气,拱了拱手,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说道:“主公召唤属下前来,有何事吩咐?”
刘欣颔首说道:“也没什么大事,请你来帮刘某起草两道命令。第一道命令,趾、九真、⽇南三郡,凡七品以上的员官,没有成家的,都必须娶当地女子为
,已经成家的,必须纳当地女子为妾。”
沮授一愣,问道:“主公这是何意?”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公与,你听我把话说完。七品员官娶一名当地女子,六品员官娶两名当地女子,五品员官娶三名当地女子,以此例推。有违此令者杀无赦!”
沮授吓了一跳,连忙劝阻道:“主公下令农垦军团的士兵娶当地女子,是为了让他们在那里扎下来,这一点属下理解。当初召募农垦军团的士兵时,就是专门挑选的一些家境贫寒的农家弟子,这些孩子在家里连媳妇都娶不上,到了那里不仅有碗
饭,还能成个家,自然没有意见。可是这些员官却不同,他们哪里会看得上那些蛮夷女子。若是主公一定要行此令,若是有人胆敢不遵,将他们罢官就是,也犯不着取他们的
命啊。”
科举试考才进行了两届,每届取中的士人也十分有限,至于襄书院,每届生学还没有毕业。所以,各地的员官还是以士族弟子为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士族弟子娶亲,讲究的是门当户对,
趾、九真、⽇南三郡除了异族蛮夷,就是流放的罪犯,这些人的女儿,那些士族弟子又怎么肯娶回家中?在沮授看来,刘欣这道命令一下,只怕会
起大
。
刘欣哈哈笑道:“公与,你来之前,我已经查看过了。如今在趾、九真、⽇南三郡任职的七品以上员官都已经成家立业,他们不需要娶当地女子为
,只要纳她们为妾即可。据刘某所知,当地女子虽是蛮夷之辈,却都出落得花容月貌,你若是不信,赶明儿我让人从弄几个回来,给你尝个鲜。”
“大人切莫拿老朽开这个玩笑。”沮授吓得连连摆手,说道“既然如此,主公又何必颁布这个法令,难道是为了今后前往趾、九真、⽇南三郡做官的人,必须先成家?”
和妾不过一字之差,地位却有天壤之别,如果真如刘欣所说,那些蛮夷之中也颇有几个美人儿,让那些士族弟子纳几房姬妾还真不算什么事儿,只是这样一来,刘欣的命令就更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了。
刘欣忽然正⾊说道:“刘某选拔官吏,看重和是人品才学,与他们成不成家有何关系?公与,你也看出来了,如果这条法令施行下去,恐怕难得人心,所以这条法令不会长久,只是暂时的,等一件大事完成,再废止不迟。”
沮授这才心中大定,连声问道:“主公有何大事?”
刘欣笑了笑,说道:“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我想说的第二道命令,将刘备派到⽇南去,让他做个文学推广使。”
本来让刘备做文学从事,就是刘欣随便杜撰出来的官职,现在又弄个文学推广使来,更是让沮授摸不着头脑。不过,刘欣在很久以前就对刘备十分重视,当初沮授还非常不理解。后来,刘备果然毫不费力就做了徐州牧,只不过在刘欣的设计下,他这个徐州牧当得比较狼狈。有了那一回的经历,连带着沮授对刘备也重视起来。
沮授想了想,说道:“启禀主公,将刘备放在襄城中,他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脫幻影的掌控,若是让他去了⽇南,天⾼皇帝远,难保他不生出什么事端来。还请主公三思!”
刘欣哈哈笑道:“这就是我颁布第一道命令的用意。让他做个闲职,他都不知道悠闲度⽇,还一天到晚腾折个不休。这回把他送得远远的,让他腾折个够。”
沮授不由喜道:“主公这一招果然⾼明,让他远离刘浜公子,他在⽇南那种小地方自然掀不起什么大Lang,由着他腾折也罢。属下听说刘备现在尚无妾,只是便宜了他,让他⽩得了两个娇
美妾。”
刘欣挥了挥手,不假思索地说道:“两个哪行,我还准备给他升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