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章:拜寿
看出了萧云的疑惑,邓愈微微一笑,道:“萧兄弟可知韩明这个人?”
一说韩明点了点头,心道:“这个不是我忽悠给朱元璋的么?怎么这事情还和他有关?”目光瞟了一眼邓愈道:“邓兄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邓愈呵呵一笑,看出了萧云是认识韩明的,对萧云的⾝份也更加确定了,主公我与胡大哥务必将萧云活着带回应天府,看他神情,若是不说出其中的缘由,只怕是不肯与我返回应天了?叹了声“也罢?谁让他是主公要的人?告诉你无妨?“
稍微顿了顿,邓愈便说出了其中的缘由。
原来,当天韩明被萧云一阵忽悠后,决定率领兄弟投奔朱元璋,给谁当兵不是当兵的,要死也得死在汉人手中。
既然要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然要过江了,有了萧云的船只,加上那陈老汉的,装数十个兄弟倒也不成问题,可就在韩明要率领上船的时候,有人告诉他,说手下一个叫张明的兄弟,返回家中还没有回来。
张明可是韩明最为亲近的兄弟,平⽇两人关系最为要好,少了谁也不能少了他啊,连忙派人问了一下,一问之下,众人顿时知道为何张明没按时回来了。
原来今⽇是三月十五,是张明⺟亲六十的生⽇,娘老过生⽇,作为儿子自然要等娘老过了生⽇再走,所谓⽗⺟在不远游。韩明也理解了,谁也不是从石头
里蹦出来的,没还没个娘老什么的?所以决定在通惠河码头等张明。
眼看天⾊快要黑了,仍不见张明来,众兄弟忙碌了一天,又等了大半响,渐渐没了耐心,不少人开始催韩明赶快渡江算了,待到了应天府,站稳了脚跟,众位兄弟再来大都找张明。
韩明心知这一去,除非朱元璋将鞑子驱除了中原,光伏了我汉人江山,否则这一走是绝对没机会返回大都的,想到张明平⽇对自己的忠诚,韩明没有立即商船,当下让诸位兄弟各自找农家落脚,自己则率领几个人去张明家看看,顺便也给张明的娘老拜拜寿。
众人向来以韩明马首是瞻,听他发话也没人反驳,各自散开寻找农家落脚,很快通惠河码头就剩下了韩明与一同前往的六兄弟。
出了通惠河码头,六个兄弟连同韩明兴⾼采烈地的走在农家小道上,一路上不了被人瞧来瞧去,众人一来常年在外打仗,二来平⽇里多半住在军营、这两地要么就是荒无人烟,要么就是繁花似锦的京城,所以很少到乡下去。
此刻看着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错相通,
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相互言语,这一切莫不是昅引了他们。
偶尔看到小村姑从⾝旁路过,他们立即双眼放光,盯着人家一通胡看瞄,待村姑走远了,才站在背后盯着人家俏影评论一番,这个庇股蛋子大,好生娃,这个
脯大,
大无脑等等,嘻嘻哈之余,倒也十分的自在。
此时正值舂三月,夕
虽不成气候,但冰冻以解,大地回舂,万物复苏,众人走了一阵,浑⾝也热了起来,也不管这里是什么地方,纷纷撕开了⾐衫,露出了结实哟黑的肌肤与刺在
口的狼头来,张牙舞爪甚是吓人。
自北宋年间,人⾝刺花甚是寻常,甚至有全⾝自颈至脚遍体刺花的。大宋系承继后周柴氏的江山。后周开国皇帝郭威,颈中便刺有一雀,因此人称“郭雀儿”当时⾝上刺花,蔚为风尚,老百姓⾝上有刺青不⾜为奇。
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全都崇拜草原狼,匈奴、突厥、⾼车、契丹、蒙古…,草原人的生活与狼有密切关系,他们从狼⾝上学会围猎,学会各种不可思议的战术,所以骁勇善战,常常能以少胜多,服征许多发达的家国。草原人的一生打狼、杀狼,也学习狼,崇拜狼。常常也将狼头刺在了口,用来宣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蒙古一向以大漠苍狼自居,所以不少蒙古人也将狼头纹在口,韩明等人看的羡慕,也偷偷将狼头刺在了
口。
七八只张牙舞爪的狼头在小道上晃悠,立即来了不少惊奇的目光,这让众人着实⾼兴了一番,但⾼兴归⾼兴,眼看夜⾊越来越暗了,若是再找不到张明家,恐怕今晚要露宿街头了。
“大哥…在走两天小道,穿过几天田埂,穿过一条小河就到了张明的家了…走韩明⾝后的兄弟,这会儿山前伸出手来指着面前歪歪扭扭,如同一般的小道卖力说道起来。
“娘的,走了大半响,口⼲⾆燥,要是有口⽔喝就好了…?”韩明撕下了搭在肩膀上的⾐衫,望着田间小道伸出⾆头了
⼲裂的嘴
。
一听喝⽔,其他六人才感到口⼲⾆燥,口渴的不行,寻目看四处,想找一户农家讨口⽔喝喝,不看不没觉察,一看之下,一处绿竹林还真有一个农家,只是天⾊暗淡,披上了一层淡淡的薄雾,一时没察觉。
************************
今天的第三更了,快速送上,接着码出下面一章才能睡啊,不然明天可没时间了!嘻嘻…诸位书友们要支持哦!不可错过了!(*^__^*) 嘻嘻…(*^__^*) 嘻嘻…,有金牌的诸位书友们千万要砸过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