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西凉铁骑 > 四零四章:雁门关外风云动

四零四章:雁门关外风云动

目录

  “呵呵,张将军可知郭大?”沮授面⾊依旧,款款说道:“郭大麾下的⻩巾军也有二十多万,却被我家将军击溃,狼狈逃窜,近来好像是在豫州,不知将军较之郭大如何?”

  张燕沉思道:“两军战,何必计较这些无用的东西,袁绍击败郭大亦是有曹相助,本将军知道你的来意,不就是想要黑山军退军,此事极易,只要袁绍愿意支付粮草五万石,战马千匹,黑山军就退军,但占据的城池却是不会再还,⻩巾军有几十万人,本将军也是没有办法啊。”

  黑山军这一路虽然占据了三座城池,却也将⻩巾的不⾜之处体现了出来,攻城时缺乏集体,占据城池之后,一心想着洗劫一番,如何能够成大事,张燕名义上是统帅,手下的⻩巾将领却面和心不合,暗中分成几派。

  沮授面⾊微微一变,依旧笑道:“将军此言谬矣,冀州何来那么多的钱粮,不过袁将军却能给将军一个做梦都想得到的东西。”

  “何物?”

  沮授轻声嘀咕了两个字。

  张燕眼中猛然出一道精光,目光炯炯的盯着沮授,良久摆手道:“你且下去休息,此事⼲系重大,我要与麾下将领商讨一番。”

  张燕占据黑山之际,手下兵不过两万,只因得到了张牛角大帅的临终任命,才成为整个黑山军的大帅,手下的精锐士兵有五万人,独占鳌头,但其余的部曲统帅对自己不服者大有人在。

  “诸位对此事有何看法?”张燕居于上首,面⾊沉重的看着帐內的统帅。

  “大帅,汉军素来狡诈,恐不能信,我得到消息,幽州的公孙瓒带领士兵聚集在冀州边境,所图不小,袁绍肯定是抵挡不住,才来和我军妥协,不如我们趁势而上,与幽州军瓜分冀州。”

  张燕循声看去,却是杨凤,此人跟随当初跟随张牛角转战各地,有勇有谋,功勋卓著,本来张牛角死后杨凤是不二的人选,没想到杀出个张燕来。

  “杨大帅之言在理,但我军粮草无多,恐怕不能长久,袁绍乃是当年十‮路八‬诸侯的盟主,手中皆是百战精兵,恐不能胜,幽州公孙瓒,自负骁勇,却被袁绍打的大败,伤筋动骨。”张燕沉声道。

  “大帅,你说打,咱就打,不就是小小袁绍,有何惧,想当年大贤良师带领雄兵百万,一路攻城拔寨,打的这些汉军狼狈而逃,何等的壮观。”张⽩骑不以为然的说道。

  张燕呵斥道:“⽩骑,不得胡言语,听听其他大帅的看法。”张⽩骑乃是张牛角的追随者,忠心耿耿,张牛角指定张燕为黑山军统帅时,张⽩骑自然跟随。

  张⽩骑束手立在一旁,不再言语,面⾊恭谨至极。

  帐內各部的大帅议论纷纷,却说不出个好的建议来。

  当张燕将袁绍的条件说出来之后,帐內更是像炸开了锅,不少⻩巾将领争论的脸红脖子耝,⻩巾素来和汉军不和,也就不甘屈服于朝廷,互相厮杀多年,乍然听到这番话,自然有抵触。

  深夜,张燕迈步行走在庭院內,看着天上繁星点点,忍不住轻声道:“师⽗,你老人家在天之灵,可否告知弟子,应该如何做?”

  ⻩巾军看似強大,却不是铁板一块,曹和袁绍当初在青州兖州一带剿灭⻩巾,⻩巾实力大损,黑山正好成了⻩巾的暂时落脚点,是故发展了起来,张燕知道军中对自己不服者大有人在,说不定很多人在暗中等着看自己的笑话呢。

  借着月光,张燕看着一道⾝影正在向自己靠近,警觉回头看去,右手早已扶上剑柄,见是侍卫吴念,才放松下来。

  “大帅,夜已经深了,早些歇息吧。”吴念抱拳道。

  张燕叹道:“大事未定,唉,大贤良师在时,⻩巾是何等的威风,没想到如今只能在黑山一带活动,吴念,你告诉我,⻩巾真的是错误的吗?”

  吴念⾝躯微微一震,道:“大帅,卑职不知,今⽇听到各部的大帅争论不休。”

  “若是你,该如何选择?”张燕心⾎来嘲,将目光投向吴念。

  吴念是当初来黑山的路途上遇到的,当时饿的人事不知的吴念,被张燕一顿饭给彻底的收买了,成为忠心耿耿的侍卫,多年来一直跟随着张燕,若论武艺,吴念在⻩巾军将领中也是不弱,但无论张燕怎么劝,始终不肯统帅军队,甘愿成为一名侍卫。

  “大帅,若是卑职的话。”吴念看着张燕鼓励的眼神,正了正⾝体说道:“其实投靠朝廷也不错,至少百姓不会被汉军追杀,而将军征战多年,也能有一个功名。”

  张燕长叹一声道:“黑山军,岂是表面的那么简单。”

  次⽇,张燕会见了沮授,答应了他的要求,袁绍支付粮草五千石,战马百匹。

  沮授回到袁军时,袁绍亲自出门接,给予了最⾼的礼遇,在冀州流传开来,当然伴随的也有袁绍的礼贤下士。

  长安城,大将军府,看着孤狼士兵传来的消息,贾荣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中原的局势越,对贾荣来说就越好。

  凉州既定,贾荣将目标对准了并州,函⾕关以东的曹,暂时不想和其战,并州自丁原之后,兵力衰退,丁泰掌管并州,却不能服众。

  西凉军将兵锋指向并州,需要的是一个契机,而这个机会,当然是来自鲜卑,一旦鲜卑攻打雁门关,以如今并州的实力,恐难相抗,到时贾荣以大将军的名义,派军前往并州,名正言顺的接管并州军队,丁泰也就翻不出什么浪花了。

  幽州公孙瓒冀州袁绍豫州刘备都在忙着,西凉军自然不能闲着。

  令贾荣诧异的是,公孙瓒竟然派来使者,言称幽州军愿与西凉军结盟。

  想起昔⽇和公孙瓒的点点滴滴,到如今的各自成为一方诸侯。

  和幽州军结盟,百利无一害,公孙瓒和袁绍争得你死我活,而西凉军治下和幽州并无集,有这样一个盟友在冀州,不噤让人想起了舂秋战国时期秦王采取的远近攻,将各国逐渐瓦解,而后归于一统。

  在贾荣的暗中授命下,五千西凉军已经向并凉边界靠拢,长安有函⾕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需李顺陷阵营,⾜以镇守,曹经过旱灾和流民之祸,短时间內难以聚集大军和西凉军一较长短。

  兴平元年的秋天姗姗而来,鲜卑终于按捺不住蠢蠢动的念头,发兵大汉,和西凉军战,令鲜卑人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聇辱。

  汉人的国度不平静,鲜卑亦是如此,大部落侵呑弱小的部落,在广袤的草原上,每⽇都在流⾎,慕容枫回到大草原上依旧不能改变局势,魁头凭借的自⾝的手段,实力飞快发展,没有了慕容枫的牵制,混的草原成就了魁头。

  回到鲜卑之后,慕容枫整顿兵马,教训了一下躁动的魁头,各部大人得知慕容枫归来,也小心的收起了心思。

  鲜卑起兵八万,向雁门关一带靠拢,似乎是有意回避西凉军,向来是鲜卑人劫掠的重点地带北地郡,反倒没有鲜卑人的踪迹,幽州也没有出现鲜卑大军。

  边关告急,八万鲜卑人汇集在雁门关下,似乎想要一举将眼前的关卡呑进腹中,雁门关守将周毅向雁门太守丁义和并州牧丁泰告急。

  丁泰整备兵马,准备向雁门关一带靠拢,抵御鲜卑,丁泰没有多大本事,却知道鲜卑人若是进关,他这个并州牧也算是当到头了。

  但并州內再次发生的一件事,让丁泰不得不将兵锋指向美稷,匈奴人再次反了,配合着鲜卑人犯境,并州陷⼊了前所未有的危局,匈奴骑兵不愧是昔⽇草原上的王者,前去平叛的汉军被匈奴打的体无完肤。

  雁门光的守军仅有三千人,看着城外聚集的鲜卑大军越来越多,周毅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每⽇除了加固城墙之外就是站在城头不断向远处观望,丁泰和丁义的救兵迟迟不来。

  半月之后,鲜卑人的八万大军回合完毕,周毅没有看到丁泰的援军,却收到了匈奴大,并州军接连战败的消息,丁义来信言称大部分兵力被丁泰征走,有心无力。

  雁门关乃是鲜卑进⼊汉境的一道雄关,自鲜卑人起事以来,从来没有攻破过,汉人野战不及鲜卑人,但守城的手段却是层出不穷,不知多少鲜卑勇士饮恨在雁门关下,这道巍峨的关卡,成了鲜卑人策马中原最大的障碍。

  雁门关是长城上的一道关卡,地势险要“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

  ⾼踞勾注山,又称雁门山,自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把这里看作是战略要地,到汉代时,更是成为大汉抵御匈奴的重要关卡,勤加修缮,到而今,雁门关成了鲜卑人犯境的重要阻碍,不攻破雁门关,中原的大好山河,就只能是镜中花⽔中月,鲜卑屡次进犯汉境,雁门关都是重点的照顾对象。

  看着雁门关,中军的慕容枫泛出阵阵的无力感,⾼达六丈的城墙,建立在雁门山上,就好像一只大手,牢牢的掐住了鲜卑铁骑前进的步伐。

  大风的最后一天了,断崖呢,是个手残,打字太慢,这几⽇的更新占据了节假⽇的大部分时间,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没月票的投张红票也是感不尽,今天继续两更哈。

  

  

  

  

  

  

  上一章 西凉铁骑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