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战福州,为了祖宗 求月票
“老祖宗,你睁开眼睛看看吧!”
8月末,福州城內,乌石山施公祠,这声呼喝回不定,周遭人等都闭目低头,跪在第一代靖海侯施琅施襄壮公的灵位之前。这些人都是施琅的子孙或族裔,大多是汉军镶⻩旗的弟子,剩下的也是福建绿营的官佐,都是満清在福建最坚定的拥护者。
他们拥护満清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年兵败投降封了海澄公的郑克塽的子孙,不是获罪就是搁置不用,不到两代就凋零得不行,乾隆年间便出旗为民,不再是八旗弟子了。
而这郑家子孙,之所以如此凄惨,自然有康⿇子的小肚肠,同样有靖海侯施家的一大份功劳。在施琅平台功臣之后,郑明集团在湾台的土地、财产,几乎全都落⼊施琅之手。整个福建最大的地主,非施琅莫属了。而郑家后来生活窘困,走投无路之下,郑克塽的⺟亲⻩氏居然吃了雄心豹子胆,恳请満清朝廷发还被施琅侵占的郑家产业。
于是郑克塽的儿孙不是被⾰职就是被降调,随后或流放边疆,或贬为奴仆,或予杀害…最后子孙衰頹,慢慢地从人们的视线当中消失了。
直到一百多年后,随着大明的旗帜重新扬起在广州城头,延平郡公的名号,竟然随之横空出世了!
“大哥,据查,郑逆原是福建南安人,祖先是乾隆年间自京师迁来,世代都是佃农,竟然冒充海澄公之后。实在可笑。”
这是当⽇施德霖之弟施德露亲口所言的——在延平郡公的名号出现后。靖海侯施德霖便派遣其弟走了趟福建。查明了郑洪的底。郑洪此人是小刀会的大佬,小刀会中有不少弟子都知道郑洪家里面的情况,因而施德露没费多大的劲儿就查到了福建南安。可惜郑洪一门是小家小户,世世代代靠佃租绅田勉強糊口,因而子孙单薄,到郑洪一代,只剩下郑洪一人,想要株连九族也不得了。
郑家不就是在乾隆年间出旗为民的吗?旗人的户籍不都落在京师吗?乾隆年间自京师而来…这郑洪恐怕不是冒充的!
“祖宗啊!你们怎么就不知道要斩草除呢!朱家的子孙不杀尽。郑家的子孙也不杀尽,现在他们又死灰复燃了!”
施德霖倒不怕郑洪是冒名顶替之徒,反而害怕郑洪是货真价实的延平郡王之后。这可是几代人的世仇啊!郑洪一旦得志能饶了靖海侯一族?
他的心声也是靖海侯一族众多弟子的心声,恐怕也被京北城里八旗王公大臣们念叨了无数遍。可惜祖宗们本听不见这样的呼声,而他们一时手软留下的苦果,却要施德霖和他的族人来呑咽了。
闽人皆可降逆,唯有靖海侯一族必须与城同亡!
这是施德霖离开京北时对其弟施德露所说的话。郑克塽前车之鉴,而郑洪在朱逆那里的地位比施琅在清廷的地位不知⾼了多少,要整治施家还不是轻而易举?
轰隆隆的闷响声隐约传来,施德霖烦躁地哼了一声。却没有要离开施公祠的意思。他知道,这声音是闽江上明军海军旗舰兰芳号在用32磅长炮轰击福州城墙!
可他却毫无办法。因为満清福建⽔师早就是历史了!
明军对福建的进攻是⽔陆并进外加汉奷带路配合,这福建一省,兵皆贼寇,民皆汉奷,即便是士绅,也都个个可恶!差不多是施琅一手创建的福建⽔师,在明军舰队大举来袭之前就逃亡殆尽。只剩下施家族裔所控制的少量兵力退⼊了福州城。而福建的陆路绿营,同样不堪一击。施德霖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两万绿营兵在漳州一战中,便一触即溃。
不,不是一触即溃,而是误听消息而溃!
郑洪麾下的刘炯第四军三万余人还在嘲州时,漳州城內就谣言四起,说是郑公统明军百万袭来,不⽇便要屠尽福建绿营兵丁。结果不到两⽇,驻扎漳州的绿营就溃散了大半。施德霖无奈之下,只好带着余部不⾜2000人跑回福州城,从此再也不管福州城外之事了。
福建地方的士绅,更是些无义无聇之徒。任凭施德霖如何号召,也无人肯出头办团练抗明。要么准备开门降,要么变卖家产跑路去海上依附林则徐。完全忘记了大清厚养200年之恩!至于福建省內的平民,更多有居心叵测之徒。明军才一⼊境,漳州、泉州、莆田还有湾台各地的会
游民,便纷纷举兵响应!连活跃于南海,被満清朝廷招安了好几回都没有归附的海盗头子崔阿圃和沙吴仔都被郑洪招揽,当上了大明海军的将军,麾下的几千海盗都摇⾝一变成了官军。还和大明海军一块儿把満清福建⽔师的残部给扫
⼲净了!
郑洪率兵进⼊福建时不过有兵三万,如今汇聚在福州城外的大军已经超过十万了…
而施德霖麾下之兵,却不过寥寥万余,其精壮还多是施侯一族的。
“侯爷,侯爷…凤楼附近的城墙被轰塌了!城墙塌了!”
一个満⾝都是硝烟味儿,穿着绿营武官官服的施家奴仆连滚带爬进了祠堂,哭喊着报告。
“这么…快!?”
福州満城是在西南角,凤楼、鸟楼、満楼都是拱卫満城的城堡,附近的城墙⾼大厚实,城墙上还架有巨炮,都是邓廷桢当闽浙总督时候仿西式大炮所造。是施德霖坚守福州的最大依凭,明军居然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轰塌了城墙!
“不对,昨⽇巡城的时候,凤楼、鸟楼、満楼一带都安好无损,怎么今⽇就…”
“侯爷,今⽇贼人所用之炮威力大巨,这炮子都是会炸开…咱们的弟兄死伤惨重,惨重啊!”
“会炸开的炮子?”施德霖愣了一下,他虽然是八旗贵胄,还当过御前侍卫,但是并不懂什么军务,没有听说过开花弹,更不知道什么铵油炸药。要不然他怎么都不会带着施家満门的几千男丁死守在福州城的——林则徐倒是请他们去海上避祸。可是施德霖认为林则徐有不臣之心,自己是堂堂旗人,还是侯爷,不能去海上投靠。应该凭着福州城坚守等待朝廷的援兵,可现在…
“拼了!只能拼了!”
施德霖站起⾝,正了正顶戴,转⾝看着一众族人:“我施家受大清厚养一百七十余年,自康熙年以来,在朝为官者不知凡几,圣眷之隆在汉军之中堪称第一!今⽇便是我施家子孙仰报君恩之时,凡我施家子孙,唯有死战!若福州陷于贼手,我施家一门,唯有死难!尔等若敢存偷生之心,就不配是我施家子孙!”
这施德霖倒也是条汉子,知道福州如果丢了,他们靖海侯一族也就完了,可不敢指望朱济世和郑洪对他们网开一面,所以宁战死,不投降!
“祖宗,不孝子孙郑洪,今天要为你们报仇了!”
福州城外,鼓山之上,延平郡公,总督福建军务事宜郑洪的帅旗⾼⾼飘扬。中军大帐內,一⾝大红官袍的郑洪,跪在郑芝龙、郑成功、郑经、郑克塽等郑家祖先的牌位前面,咚咚咚磕了几个响头。然后猛地站起,转⾝看着麾下的一众将官。有正规明军第四军的军官,有郑洪招揽来的福建小刀会、天地会系统的帮会兵的兵头。个个摩拳擦掌,跃跃试。
“福州城內的老百姓都已经叫施家赶出来了,所以打起来不要有什么顾虑,放手去杀!老子不要俘虏!都杀光了!”
他沉着脸说着,朱明的军队素来不嗜杀。就是荆州俘虏的两万旗人,除了被
换回北方的两千人外,剩下的,只要不属于満清反动官僚者,都活得好好的,只是被暂时圈噤罢了。
不过郑洪,今天却要破了规矩,大开杀戒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