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雄起澳洲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南洋海外领(三)东进战略

第五百三十八章 南洋海外领(三)东进战略

目录

  第五百三十八章 南洋海外领(三)东进战略

  “其实你说的这个后果,我们內阁也不是没有讨论过。 但是最终,我们还是通过了这个决定。”左鹏说着,解释了深层次的原因。

  原来在一个月前,政务部部长南峰向总统杨崇,提出了返回南洋海外领的请求。按照他的说法,南洋海外领,也确实不能没人坐镇。可是杨崇,又不想南峰离开。

  这样反复劝说了数次后,南峰还是去意已决。

  于是杨崇毅然决定,裁撤南洋海外领。这么一来,南峰也没了赴任的必要。

  当然,变更行政制度,是一件影响甚广的大事。即使杨崇⾝为大明总统,也不是说裁撤能裁撤的。所以在內阁会议,杨崇将这事,特意拿出来讨论。

  只是一提出来,遭到了他和南峰还有⾼明的明确反对。是新任內政部长袁士绅,也表示了深切的担忧。只有刘卫国,是巴不得有仗打,所以赞同了杨崇的提议。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袁士绅的再次⼊阁。

  作为大明建立之初,一直是大明决策层成员的袁士绅。在前些年行政体系改⾰,主动卸任了部长职务。也是他的个人志向,本是科学研究这一块。

  所以对权利、地位的追求,并不強烈。

  虽然没再担任实权部长了,但杨崇也没亏待他。不仅让他做了大明科学院的院长,专心致力于科研。还在⾝份地位,给予了荣誉部长的优待。

  近些年,大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少不了大明科学院的卓越贡献。

  后来随着穆淳落马,內务部部长位子空置。杨崇特意登门拜访,让他出面担任內务部部长一职。

  也是內务部部长的职务,太过紧要的了。特别是工业方面,犹如掌控了大明的‮家国‬命脉。不到一个放心的人手里,杨崇和內阁其它成员,都不会安心。

  这一点,袁士绅刚好符合。他在穆淳发动明京政变,迫左鹏和⾼明辞职时,以科学院院长的名义,表示強烈反对和抵制。随后又在左鹏和⾼明⼊狱时,表示了深切质疑。

  尽管他的言行,对穆淳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这番姿态,恰好证明了他的人品。再加从前一起共事时,他正直的秉,也是有目共睹。所以无论是杨崇,还是內阁其它部长,都对他印象良好。

  而且论资历,他也非常符合。毕竟之前有着担任部长的经历,又是大明科学院的院长。本在內阁,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让其担任,也是最合适不过的事情。

  另外术业有专攻!

  ⾝为资深科研人员,袁士绅在工业方面,也不是一窍不通。很多时候,工业的技术发展,也都是大明科学院鼎力相助的结果。

  所以放眼大明,还真没有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深思虑后,杨崇才决定请他⼊阁。

  只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揷曲。

  那是荣誉部长、大明科学研究院院长袁士绅本人,起初并不愿意接下这个职位。还是杨崇好说歹说,晓以大义。才终于让他,答应下来。

  但是他也有个条件!

  那是继续兼任大明科学院院长一职。并在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后,会主动请辞。

  不过这些因因果果,和夏冰没有直接关联。所以她的‮趣兴‬也不大,拿过挂在內壁的⽔壶,让左鹏喝口⽔。然后疑惑不解道:“既然你们都反对,那么总统,又是怎么说服你们裁撤的?”

  “哈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左鹏抹了一下嘴边的⽔渍,接着道:“说服我们的,不是总统,而是刘卫国部长。”

  “他?!”夏冰的语气,带着深深的质疑。因为在她印象,刘卫国是张啸还吊儿郞当的人。之前南洋的时候,她深刻领教过刘卫国的逗·本质。

  所以给她的印象,是极不靠谱。以女人特有的直觉,这样的男人,显然是靠不住的。

  因此指望他给出什么令人信服的建议,还真是太打西边出来了。

  左鹏知道夏冰的想法,以规劝的口吻道:“你别看刘卫国平时吊儿郞当的,真要做事的时候,还是很靠谱的。

  你想啊!他在南洋待了那么久,参与了那么多次大仗小仗,难道没有一点儿能耐吗?”

  “那他,到底说了什么,让你们都愿意听他的?”夏冰追问道。她很想知道,这个平时吊儿郞当的国防部长,到底提出了什么建议,让这么多不服的部长,都改变了主意。

  “呵呵,他其实也没说什么。只是提了提,大明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左鹏笑呵呵的说着,将⽔壶挂回內壁。

  “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夏冰重复道。

  “嗯,他说大明未来三年,是以东进为主。必要的军事准备,现在得展开。”因为孙子兵法云:‘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谋划周到后行动,在合适的时机收手,从而在军事,实现‘未战而庙算胜’。

  也是东进战略,最终的目标,是大清。所以对大明来说,不得不慎重。所谓百⾜之虫死而不僵!算大清现在,已成衰落之势。但到底是东方霸主,再实力不济,也不是能随意拿捏。

  况且大明也不是那些西方列強,对大清下手,针对的只是大清层的満人统治者。对那些普通百姓,更多是笼络与怀柔。

  因此到时候,必定会减小对普通百姓的伤害。

  这在军事,是一大考验。所以相应的军事准备,必不可少。

  而南洋作为东进的前沿阵地,在将来大明展开军事行动时,是桥头堡的作用。任何象,南洋都是不能出现的。否则的话,势必会影响大明东进的战略步伐。

  既然如此,刘卫国建议,现在行动起来。让南洋这块地方,彻底被大明同化。算生,也三年后爆发出来,危害要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