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二心集 > 再来一条“顺”的翻译①

再来一条“顺”的翻译①

目录

  这“顺”的翻译出现的时候,是很久远了;而且是大文学家和大翻译理论家,谁都不屑注意的。但因为偶然在我所搜集的“顺译模范文大成”稿本里,翻到了这一条,所以就再来一下子。

  却说这一条,是出在‮华中‬民国十九年八月三⽇的《时报》②里的,在头号字的《针穿两手…》这一个题目之下,做着这样的文章:

  “被共捉去以钱赎出由长沙逃出之‮国中‬商人,与从者二名,于昨⽇避难到汉,彼等主仆,均鲜⾎淋漓,语其友人曰,长沙有为共作‮探侦‬者,故多数之资产阶级,于廿九⽇晨被捕,予等系于廿八夜捕去者,即以针穿手,以秤秤之,言时出其两手,解布以示其所穿之⽳,尚鲜⾎淋漓。…(汉口二⽇电通电)”

  这自然是“顺”的,虽然略一留心,即容或会有多少可疑之点。譬如罢,其一,主人是资产阶级,当然要“鲜⾎淋漓”的了,二仆大概总是穷人,为什么也要一同“鲜⾎淋漓”的呢?其二“以针穿手,以秤秤之”⼲什么,莫非要照斤两来定罪名么?但是,虽然如此,文章也还是“顺”的,因为在社会上,本来说得共的行为是古里古怪;况且只要看过《⽟历钞传》,就都知道十殿阎王的某一殿里,有用天秤来秤犯人的办法,③所以“以秤秤之”也还是毫不⾜奇。只有秤的时候,不用称钩而用“针”却似乎有些特别罢了。幸而,我在同⽇的一种⽇本文报纸《‮海上‬⽇报》④上,也偶然见到了电通社⑤的同一的电报,这才明⽩《时报》是因为译者不拘拘于“硬译”而又要“顺”所以有些不“信”了。

  倘若译得“信而不顺”一点,大略是应该这样的:“…彼等主仆,将为恐怖和鲜⾎所渲染之经验谈,语该地之‮国中‬人曰,共产军中,有悉长沙之情形者,…予等系于廿八⽇之半夜被捕,拉去之时,则在腕上刺孔,穿以铁丝,数人或数十人为一串。言时即以包着沁⾎之布片之手示之…”

  这才分明知道“鲜⾎淋漓”的并非“彼等主仆”乃是他们的“经验谈”两位仆人,手上实在并没有一个洞。穿手的东西,⽇本文虽然写作“针金”但译起来须是“铁丝”不是“针”针是做⾐服的。至于“以秤秤之”却连影子也没有。

  我们的“友邦”好友,顶喜宣传‮国中‬的古怪事情,尤其是“共”的;四年以前,将“裸体‮行游‬”⑥说得像煞有介事,于是‮国中‬人也跟着叫了好几个月。其实是,‮察警‬用铁丝穿了殖民地的⾰命的手,一串一串的牵去,是所谓“文明”国民的行为,‮国中‬人还没有知道这方法,铁丝也不是农业社会的产品。从唐到宋,因为信,对于“妖人”虽然曾有用铁索穿了锁骨,以防变化的法子,但久已不用,知道的人也几乎没有了。文明国人将自己们所用的文明方法,硬栽到‮国中‬来,不料‮国中‬人却还没有这样文明,连‮海上‬的翻译家也不懂,偏不用铁丝来穿,就只照阎罗殿上的办法“秤”了一下完事。

  造谣的和帮助造谣的,一下子都显出本相来了。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北斗》第二卷第一期,署名长庚。

  ②《时报》获葆贤创办的报纸,一九○四年四月在‮海上‬创刊,一九三九年九月停刊。

  ③《⽟历钞传》全称《⽟历至宝钞传》,题称宋代“淡痴道人梦中得授,弟子勿道人钞录传世”是一部宣扬因果报应信思想的书,共八章。其中第二章《〈⽟历〉之图像》中有用天秤称犯人的图像。

  ④《‮海上‬⽇报》⽇本人办的⽇文报纸,一九○四年七月在‮海上‬创刊,原名《‮海上‬新报》,周刊,一九○五年三月改为⽇报。

  ⑤电通社即⽇本电报通讯社,一九○一年在东京创办,一九三六年与新闻联合通讯社合并为同盟社。电通社于一九二○年在‮国中‬
‮海上‬设立分社。

  ⑥“裸体‮行游‬”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顺天时报》(⽇本帝国主义者在‮京北‬办的报纸)登载一则题为《打破羞聇——武汉街市妇人之裸体‮行游‬》的新闻,造谣诬蔑当时尚维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府政‬。当时‮国中‬一些反动报纸曾加以转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