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殷商玄鸟纪 > 第20章 送别

第20章 送别

目录

  太仍然挂在当空,那队伍的影子渐渐远去。

  罂站上城墙,一直望着他们消失在青绿的原野那边。

  “罂!”姱站在城墙下唤她“回宮么?”

  罂答应一声,从城墙上下来。

  “走远了么?”姱问她。

  “走远了。”罂答道。

  送行的人们已经散了去,城墙下来往的,只剩出城籍田的民人。姱和罂沿着屋舍的荫蔽,朝宮室的方向走去。

  “罂,”姱走着,好奇问道“你与王子跃相识么?”

  罂看看她,心知昨⽇至今,跃和自己的举动早已看在许多人眼里。她点头:“识得。”

  “王子载呢?”

  罂想了想,叹口气:“也算识得。”

  姱颔首,若有所思地看着她:“罂虽远居莘国,却认得两位王子哩。”

  罂苦笑。

  二人说着话走过街角,姱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匆匆的背影走过,出声喊道:“小臣规!”

  那人回头,看到姱,停下步子。

  “宗女。”他一抹汗,行礼道。

  罂打量着他,只见这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似乎走得很急,⾝上的⾐服都被透了。

  “小臣规。”姱问“你去何处?”

  “去城北找卜氏。”小臣规说。

  “卜氏?”姱讶然问“找卜氏作甚?”

  小臣规一脸发愁,道:“昨夜戎人冲进庙宮,卜人作册死伤了许多。今⽇问卜,无人书写,国君就让我去卜氏那边看看可有书写之人。”说罢,他叹口气“国君也是!城中奚人十之都要走,如今连通传之事都找不到人手哩!”

  罂的眉梢微微动了动。

  姱了然:“如此。”

  小臣规说事情紧急,没说两句,就匆匆走了。

  “他是国君⾝旁的小臣,常与⺟亲来往。”看着他的背影,姱对罂说。

  罂颔首,目光仍停留在那边,过了一会才收回来。

  “城中会书写的人不多么?”她问姱。

  姱想了想,道:“有倒是有些,可卜骨是给灵修看的,须写得好。”

  罂听着她的话,微微点头。

  姱望望头顶的⽇头,问她:“你去我宮室么?我那里有新藌,蘸青梅可好吃呢。”

  罂笑笑:“不去呢,羌丁明⽇要走,我须给他备些东西。”

  “羌丁?”姱讶然,思索片刻,问“你那仆人?”

  “正是。”罂点头。

  “你们很要好么?”姱问。

  罂颔首:“我在莘国庙宮时,羌丁与我一起长大。”

  姱看着她,没有言语。

  “你比我好。”好一会,她轻声道“我⽗亲故去后,新君讨厌我和⺟亲,把我们赶去了刍。”她微微皱眉,道“那地方真不好。我和⺟亲住在⽳里,屋顶总是漏风,冬天冷得很。周围的人我一个也不识得,谁也不同我玩。”

  罂知道她的⽗亲是被三叔杀死的,但没有想过这⺟女二人遭遇过这般境地。

  “后来呢?”她问。

  姱说:“后来一直过了两三年,国君即位,我和⺟亲才回到睢邑。”

  罂安慰地说:“国君待你们也不错。”

  姱鼻子里“哼”一声,道“再好也不是我⽗亲。我可不像⺟亲,求人求尽了也只为回睢邑。我要离开睢国,去大邑商做生妇,再不过受人欺负的⽇子。”

  “受人欺负?”罂讶然“谁欺负你?”

  姱冷笑:“那⽇危难,你也听到妇己对我⺟亲说什么。我⺟亲平⽇里四处帮忙,那时可见有人过来安慰她一句?”

  她说的是事实,罂找不出什么话来开解。

  姱却看着她:“罂也和我一样,将来想做生妇,是么?”

  “生妇?”罂想了想,问“生妇要给人殉葬么?”

  “嗯?”姱一脸愕然。

  罂笑笑,没再说话。

  睢邑中的人们刚送走了大邑商的王子,第二⽇,又要面对一件大事。邑中被睢侯释放的千余羌仆返回羌方。

  清晨天还没亮,羌丁就起了来。

  “糗粮都在这囊中,还有个小罐,路上渴了可取⽔。”罂把一只包袱拿给羌丁,对他叮嘱道“路上取⽔时可须小心,宁可⿇烦些生火烧开也要少饮生⽔,否则旅途生病就⿇烦了。”

  羌丁点头,掂了掂罂给的糗粮包袱,只觉沉甸甸的。

  “册罂,”他踌躇片刻,问“你哪来那么多粮食做糗粮?”

  “你说呢?”奚甘在一旁皱皱鼻子,说“当然是宗女把国君赐的饰物易了。”

  羌丁望着罂,一脸感动:“册罂,你真好。”

  “无事,”罂莞尔“你如今欠我九贝。”她不管羌丁骤变的脸⾊,转头望望外面微熹的天⾊,道“羌丙他们大概已经准备好了,该启程呢。”

  羌丁点头,拿起墙边一木杖,把行囊挑起。

  罂看着他的木杖,只见新得很,是新削的,一头还缚着石刃。

  “你做什么?”罂问他。

  “嗯,”羌丁点头“羌方那么远,若遇得不测总该有武器。”

  罂看着他,忽然觉得羌丁也会未雨绸缪,不噤欣慰。

  “就是为了寻这石刃,他拆了我的斧,将来要做活可难了。”奚甘告状说。

  羌丁嬉⽪笑脸:“一把斧而已,你与小宰得很,再要一把便是。”

  罂看着他们,不噤微笑,道:“出去吧。”说罢,同他们一道走出门去。

  天气已经暖和,晨风凉而不寒。羌人们出行也要祭行神,却不愿用睢邑庙宮前的空地,于是所有人都去了城西的郊外。

  篝火熊熊燃着,在仍有暮⾊的原野中显得夺目。

  羌人们推选出来的大巫脸上涂朱,⾝上披着各⾊⿇布拼凑的简陋巫⾐,在篝火前又唱又跳。羌人们神⾊‮奋兴‬又庄重,巫师每唱罢一段,他们都向西方叩拜。

  “他唱什么?”罂小声地问奚甘。

  奚甘摇‮头摇‬:“我不是羌人,不知哩。”

  罂了然。奚甘生在睢国,⽗⺟前三代已经是仆人,家乡在何方早已不知道了。此番仆人得释,也有许多和奚甘一样无从选择的人,最后只能继续留在睢国。罂想着,又看向羌丁,只见他专心致志地望着那篝火和巫师,橘⻩的光照映着他的眉宇和鼻尖,别有一番虔诚。

  罂也不再出声,她正想回过头,忽然,瞥见不远处有一个人在探头探脑。她讶然,那人正是昨⽇在街上遇到的小臣规。

  她想了想,让奚甘留在原地,自己走过去。

  “小臣规。”她打招呼道。

  小臣规见是罂,连忙行礼:“宗女。”

  罂颔首微笑:“小臣来此何事?”

  小臣规道:“来寻人。”

  “何人?”

  小臣规指指篝火前,道“仆方。”

  “仆方?”罂看看那边,问:“大巫么?”

  小臣规道:“正是。他替庙宮抄写文牍,才抄了一半,就说要走。卜人急死了,要我定将他拦下。”

  “如此。”罂点头,略一思索,道“可这些羌人得释,是国君应允的,大邑商的王子也首肯呢。”

  小臣规苦笑:“宗女所言确实,可这羌仆是卜氏那边的人,识得文牍。如今国中眷写之人实在难寻,卜人亦为难。”

  罂看着他:“如此说来,只消有人眷写文牍便好了么?”

  小臣规颔首:“正是。”

  罂微笑:“小臣规,我在莘国也做过册人,此事或可帮上一帮。”

  大巫唱祷完毕,羌丁随着众人再度叩拜,站起⾝来。

  他朝⾝旁望去,却发现只有奚甘。

  “册罂呢?”他问奚甘。

  奚甘刚要回答,却听有人在朝这边叫喊:“羌丁!”

  二人转头望去,羌丙带着妇人孩童走过来,问羌丁“行囊收拾好了么?该启程了呢。”

  羌丁点头。

  “丁!”这时,罂的声音响起,几人望去,看到她正分开人群走来。

  “宗女!”羌丙和家人皆露出笑容,向她一礼。

  “羌丙。”罂来到跟前,看看他们,问“要启程了么?”

  “正是。”羌丙答道。

  罂颔首,又看向羌丁。

  羌丁也望着她,脸上的笑容有些黯下。

  这两⽇,二人虽一直在准备行囊,却不曾说过什么道别的话。如今分别在即,又觉得什么都说不出来。

  “丁。”罂深昅口气,摸摸他的头“你在路上要听羌丙的话,照顾好自己。”

  “嗯。”羌丁小声答道。

  “回到羌方也是,人生地不,无论能否找到祖⽗,都要时时谨慎。”

  羌丁点头,没有说话。这时,他像想起什么,低头往袖子里掏了掏,拿出一把禾管来。

  罂讶然。

  “我知道你草梗没了,昨⽇路过草垛,就给你折了这些。”羌丁嘟哝道“禾管好,比草梗耐嚼。”

  罂看着那些修得整齐的禾管,心中不噤感动。

  “什么耐嚼,宗女又不是牲畜。”奚甘用指节一敲羌丁的脑袋,众人皆笑。

  羌丁讪笑,不好意思地摸摸头。

  这时,领头的羌人大声呼喝,叫人们集结上路。

  “该走哩。”羌丙对羌丁说。

  羌丁颔首,奚甘帮着他从地上拾起行囊和木杖,挑在肩上。

  “册罂…”他再看向罂的时候,眼圈有些发红。

  罂也有些不好受,看着他,抿抿嘴

  “走吧。”羌丙拍拍羌丁的肩膀,说罢,与妇人向她再一礼,转⾝走开。

  羌丁看看他们,又看看罂。

  “去吧。”罂勉強地笑笑,挥挥手。

  羌丁一脸恋恋不舍,少顷,迈开步子。

  “册罂!”才走一段,他忽然回头,朝罂喊道“你等我回来!我会还你贝币!让你坐车!给你食⾁!”

  旁边的行人莫名地回头。

  罂看着羌丁,眼前忽然有些模糊,脸上的笑容却愈加开朗,用力点头。

  “羌人归哉!”领头的羌人洪亮歌唱道。

  “归哉归哉,携妇携子!”行人们笑着大声相和“归哉归哉,有黍有屡,行勿回首!”

  罂再也忍不住,梗咽地把脸埋在袖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