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
我奋兴得几乎睡不着觉,燮的信放在枕头旁边,一有空就拿出来翻。
不过,我又想到一个问题,燮只说可能会路过杞,周王此次出巡,目的是东夷,杞一个蕞尔小国,他们会不会毫不理睬地直接从周道上过去了?
我越想越不安,决定去找觪打听打听。
说起觪,他现在是宮里最忙的人。
⽗亲⽇益老迈,精力有限,国事上越来越倚重他,各种庶务不分大小他都参与,经常忙得焦头烂额,我最近都很少见到他了。
走到觪的宮室前,我并不意外地看到几名卿大夫正从里面出来,似乎刚议完事。我与他们见礼,走了进去。
堂上静悄悄的,觪正聚精会神地翻阅文书,案上堆放着如山的简牍,几乎把他整个人都遮住了。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来,见是我,微微一愣。
“姮怎么来了?”觪将手中的牍片放下,问道。
我笑嘻嘻地说:“姮听闻阿兄夙⽇劳累,特来慰问。”
“哦?”觪看着我,目光狡黠:“果真?”
我肯定地点头:“果真。”
觪意味深长地笑,叹道:“看来为兄竟是错忖了姮一片关怀之心,既不是为了晋侯而来,那为兄也不必将天子来杞的行程告知姮了…”
我顿时大喜:“是真的?燮真的会来杞?”
觪瞥着我,无奈地说:“然。”
心中大石落地,我的心情顿时光灿烂,上前握住觪的手,感地说:“阿兄真乃天下至美至善之君子也!”
看着我乐颠颠的样子,觪揶揄地笑道:“天子此次特为先祖禹王秋祭而来,姮要谢,便去谢先祖好了。”
我兴⾼采烈地说:“阿兄此言极是,姮明⽇就往大庙中拜谢先祖,顺道也拜谢先祖妣!”
“先祖妣?”觪奇道:“为何要谢先祖妣?”
我喜滋滋地说:“阿兄忘了?去年你我途径太室山,姮曾在启⺟庙內得先祖妣筮示,如今应验,自当前往拜谢。”
“哦…”觪似乎想起来了,微微点头,又若有所思地看着我。
沉昑了片刻,他对我说:“姮,子熙也将随天子同来。”
“卿士舆?”我讶道:“他不是留在了成周八师?”
觪笑道:“姮,如今可不能叫他卿士舆,当称之为虎臣舆或梓伯。”
我愕然,那只孔雀的称呼还真是多。梓伯?这么说两年不到,他都已经有封邑了?
觪见我不解,继续说:“我等去年离开成周后不久,南方群舒拒贡,天子发诸侯之师前往征讨。子熙任师氏,领一路戎车甲士,直下十余邑,群舒乃服,无敢逆王命。回师王畿后,天子嘉其勇猛,任以虎臣之职,统领虎贲,并赐梓土,封梓伯。”
原来如此,我点头。想起上回觪说姬舆伐东夷,他好像也是自己领军冲进了人家的首邑。虽说年轻气盛,看起来的确爱逞英雄了些,不过这人打仗方面倒还真的能耐。
我笑笑,说:“阿兄曾提过,天子当初怜其无人可依,使年幼而冠,以图早立。如今其十八而封邦冢君,当是一切遂愿了。卿…虎臣舆倒也算天下屈指可数的能人之一。”
“能人之一?”觪饶有兴味地看着我:“何人可与虎臣舆并称能人?
我得意地说:“自然是燮,他十五岁可就当上国君了。”
觪嘴角动了动。
我赶紧补充:“还有阿兄。”
“哦?”觪眉开眼笑。
我谄媚道:“阿兄更了不得,七岁可就立为太子了。”
觪颇満意地点头:“姮果然目光如炬。”
两人又谈笑了一会,我看看天⾊,下午已经要过去了,⺟亲曾吩咐我和她一起用小食。觪的手边还有许多简牍未翻阅,我也不再打扰,喜洋洋地起⾝跟他告辞了。
人逢喜事精神慡,我如沐舂风,迈着轻快的步子一路走到⺟亲宮里。
一名寺人上前来,我问:“夫人可在?”
他躬⾝答道:“夫人正在堂上与太史谈话,君主可稍等片刻。”
我点头,随他进到侧室中坐下。
没多久,寺人衿端着些果品进来了。寺人衿本来就是⺟亲⾝边的人,我返国后,她仍旧回到⺟亲宮里,不过出去了一趟,我们络了许多,每回我过来都由她服侍。
我问她:“⺟亲还在与太史议事?”
寺人衿答道:“然。”
“谈多久了?”
她想想,说:“太史⽇中时分来见,已商谈了近两个时辰。”
我奇道:“这么久?所为何事?”
寺人衿神秘地笑笑,望望四周,小声对我说:“乃是为太子娶妇之事。”
我瞪大眼睛,觪的婚事?
男子二十而娶,觪去年就已经到了婚龄,该办亲事了。太子妇的人选,⺟亲早就定下卫佼,不止一次地向卫伯王孙牟提起过。那边没有确切地同意,但也没有拒绝。姑表舅之间联姻自古以来盛行已久,人人都以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只等卫佼及笄许嫁。不料,去年夏天,卫国却传来了卫佼自愿侍奉祖⺟,暂不论嫁的消息。⺟亲虽大惑不解,却也无法,这事便一直拖着。
到了今年,觪已经二十一岁,却仍然未婚娶,卫国那边也没有一点动静。
⽗亲不満了。觪是一国储君,及早结婚立嗣是必须的,无端迟迟不娶会引起臣民的猜疑。于是,他作主,重新在各国公室中甄选太子妇。
我问:“可定下了?”
寺人衿说:“定下了,似乎是齐女。”
齐国?我心里一动,该不会是齐莹?问她:“可知其名字?”
寺人衿笑道:“小人不知。”
“哦…”我有些失望。齐萤是齐国最长的未嫁嫡女,如果向齐国求娶的话,最有可能的就是她。齐萤要是嫁给觪,那就不必担心她会跟我争燮了…
我劲使摇头摇,骂自己:想什么呢?!什么争不争的,燮本就没见过齐萤!况且,燮那么有魅力,连你都一见钟情,天下喜他的女子肯定数不胜数,对他这点信心都没有的话你岂不要心死?再说,觪可是你亲哥哥,怎么能拿他的婚姻大事来算计?
自嘲地一笑,想了又能怎样?我除了拼命守住燮,又能做什么?
正没完没了地胡思想间,一名世妇前来唤我,说⺟亲让我过去。
我走到堂上,只见⺟亲正倚在漆几上,容⾊疲惫地闭目养神。我悄悄地上榻去,坐到她⾝后给她肩。
⺟亲仍闭着眼睛,却轻轻地笑起来,舒服地低叹。过了一会,她问我:“姮等了许久,饿了吧?”
我笑道:“姮并不十分饿,倒是⺟亲,劳一⽇,怕是倦极了吧?”
⺟亲笑笑,道:“还不是为你阿兄的婚事,过几⽇就要派媒人去齐国,各项礼节繁琐得很。”
我问:“不知是齐国哪位公女?”
⺟亲道:“齐国公室今有嫡女二人,长者曰萤,已満十八,幼者曰央,十五有余。你君⽗为彀求央。”
齐央?!我惊呆,眼前浮现起那张清秀的脸,丹凤眼中怒火熊熊,指着我说:“无礼!”
“为何不是齐萤?”我问。
⺟亲说:“本该是她,但齐国却说此女早嫁不吉,须得再过两年。”说到这里,她忽而嘲弄地一笑,道:“这年月也不知是怎么了,人人都不愁嫁。”
我知道⺟亲指的是卫佼。当初⽗亲要改选太子妇,⺟亲气闷了好一阵,虽然没说出来,但她对卫国必定是満腹怨言。如果是佼嫁过来,作为同宗,⺟亲的地位会更加稳固;但如果嫁来的是别国女子,⺟亲经营多年的权力就要与新人分享,势必又有一番争斗。
至于齐萤,她还是要等燮吗?
想到这里,心里阵阵泛酸,中闷闷地卡着不知什么滋味…
在我的苦苦盼望下,九月姗姗而来。又望眼穿地挨到中旬,大禹秋祭之⽇的前两天,终于传来了周王车架抵达的消息。
丘一大早就把我从上拖起来,洗漱浴沐,一层层地穿起朝服。
杞国摆出了最隆重的礼节,⽗亲昨⽇就领着诸子及国中的卿大夫前往边境侯。
一直等到午后,使者来报,说天子车架已近城郭,宮中众人纷纷紧张地准备接。正宮前仪仗俨然,我穿着隆重地站在⺟亲⾝后,手上戴着燮送的青金石手链,双眼一刻不离地望向宮门,期待着那抹梦寐以求的⾝影。
在场诸人翘首以待,不时奋兴地头接耳,⺟亲垂目静立,脸⾊镇定如常。
宮城外传来鼓乐之声,我的心跟着隐隐地跳将起来,⽇光灼灼地打在⾝上,竟也不觉一丝闷热。
嗡嗡低语声突然消失,宮门的巍巍庑檐下,周王当先于前,步履沉稳地走⼊庭內。他的样子依然年轻,神⾊自若,目不斜视,却散发着一股浑然的王者之气,不怒自威,在场众人无不默然肃立。
然后,⽗亲及诸侯群臣依次跟进。光落在一片⽩⾐素缯上,分外耀眼。
我的呼昅几乎屏住,眼中只剩下一人。
他在一片煌煌⽇⾊中走来,丰神俊朗,令周围黯然。那面容如记忆中一般悉,却实真得触手可及。虽然心中早有准备,我却如同中了巫咒般,怔怔地望着他移不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