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明朝小官人 > 第58章

第58章

目录

  吃瓜群众宝珠、进宝、招财认出杨天佑来,都惊呆了。

  三人面面相觑,哑口无言,若是寻常时候,还能指着杨天佑的鼻子骂他是登徒子,但今天是上巳节,他向李绮节唱山歌表达爱慕之情,好像不算失礼。

  宝珠暗暗庆幸,还好小舟行在⽔中,远离堤岸,没有外人在一旁,不然这番情景传出去,少不了一场风言风语。

  杨天佑显然有备而来,李绮节本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混上船的。

  都说快刀斩⿇,她已经接连斩了好几刀,竟然还没斩断杨天佑的情丝。

  她想了想,站起⾝,走出船舱。

  “三娘…“

  宝珠想跟着,李绮节朝她摇了‮头摇‬,她只好坐回原位,招财和进宝也没敢动。

  杨天佑眉眼带笑,怕李绮节站不稳,伸手虚扶了她一把,指尖没挨着她的袖角“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

  “好听。“李绮节瞥了杨天佑一眼,淡淡道。

  杨天佑摸摸鼻尖,诧异于李绮节的直接,寻常的小娘子听见少年郞当着她的面唱山歌,就算没羞臊得満面通红,也该忸怩几下,李绮节倒好,神⾊如常,面无表情,比宝珠他们镇定多了。

  他原本准备了一肚子打趣的话,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李绮节,竟然都说不出口了。

  “杨九哥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看出杨天佑的想法,李绮节淡淡一笑,船头有竹凳竹桌,角落里堆着炉子和锅碗瓢盆,是船家平⽇里吃饭的地方,她拣了张⼲净的小竹凳坐下“我和一般闺秀不一样,我的脸⽪比较厚,哪怕表哥对着我唱乡野曲,我也不会脸红。“

  听她说话大胆到近乎放肆,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杨天佑一扬眉“怎么,打算吓跑我?“

  他扶着船桨,粲然微笑“三娘,你也不是第一天认识我,我也和一般的少年公子不一样,你不必摆出这副脸孔来吓人,我既然认定你了,就不会轻易改变心意。我一心巴望着吃你们家的女婿茶呢!“

  李绮节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心里泛起丝丝涟漪,青舂正好的少年,三番两次碰壁后,仍然不愿放弃,她并非心如止⽔,也不是铁石心肠,难免会有些触动:“表哥怎么晓得我是装出来的呢?也许现在和你说话的我,才是真正的我,从前的李三娘,不过是假象罢了。“

  杨天佑嘴角一勾,双眼闪闪发亮:“那我更要喜了,你在我面前无拘无束,正说明我在你心中的地位不一般,如果不是对我十分信任,你不会对我说这样的话。“

  他顿了一下,笑得促狭“你放心,不管真正的你是什么模样,我都喜。“

  看他滚刀⾁一般,李绮节不由又气又笑,沉默片刻,缓缓道:“表哥是个正人君子,从我们相识以来,你从没对外人说起过我们之间的事…“

  “三娘这话说岔了,我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杨天佑一口剪断李绮节的话,脸上的笑容黯淡下来“如果我真是君子的话,你第一次拒绝我的求亲后,我就该有自知之明,尽早避嫌。“

  他的失落只有短短一瞬,很快重新堆起一脸笑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恐吓威慑,这几样招数对我都没用,三娘,我从不稀罕君子的名声,你说破嘴⽪子也没用的。“

  “表哥意志坚定,我何尝不是心意已决。“李绮节直视着杨天佑黑⽩分明的双眸“你明知我不会答应,何苦一次次来碰壁。“

  杨天佑眼光暗沉:“你另有心上人?“

  李绮节犹豫片刻,摇‮头摇‬。

  “那就是你看不起我的出⾝了。“

  说到出⾝两个字,杨天佑一脸郁,双瞳里的笑意尽数褪去,沁出星星点点的幽火冷芒。

  “出⾝是上天定的,人人都想生在帝王将相家,到头来如愿的能有几个?“李绮节微微一哂“英雄不问出处,只要品行正直,懂得自尊自爱,那不管是什么出⾝,都不该自轻自。“

  她随手指向近岸处的一块荷田,⼲枯的泥地里是一大片衰败的枯杆,去年的残荷不必收拾,化⼊泥土当中,等初夏时,又能冒出一片片碧荷红莲:“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受世人喜爱,我从不会因为出⾝而看低别人。“

  杨天佑眼里的冷光跳动了两下:“既然你不讨厌我,为什么不愿意试着接受我呢?“

  李绮节眉头轻蹙:“我以为当初我阿爷已经把缘由说得很清楚了,出了五表哥的事,我不可能再和任何一个杨家‮弟子‬结亲。“

  杨天佑脸上扬起一个极清极浅的笑容,像早舂的嫰芽,颤巍巍的,随时会随风消逝,但只需那一抹小小的新绿,便能一扫冬⽇的肃杀霾之⾊,他的笑容浅淡,笑声低沉,袍袖轻轻一扫,大大咧咧席地而坐,任氅⾐的下摆拂过船头黝黑嘲的木板“如果我将来离开杨家呢?“

  他堆起満脸笑的时候,说出口的话再诚恳,也像带了几分游戏人间的意味,总让人觉得他満心算计。反而是这样浅笑低语时,说出的每个字都含分量,重似千钧,任谁听了,都明⽩他绝对不是在说玩笑话。

  李绮节愣了半天,面对着少年殷切的灼灼眼神,劝告的话渐渐化成一道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最后只怔怔道:“为什么?“

  在这个以宗族⾎缘为本纽带的宗法社会,脫离宗族的人,将会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杨天佑只见过她几次罢了,他们本没有认真相处过,她甚至没有给过他什么好脸⾊,为什么他愿意为了她离开杨家?

  “我对杨家没有任何留恋。“杨天佑倚着船舷,支起右腿,一手搭在船舷边,一手浸⼊⽔中,拨弄着潺潺的⽔波“我说过,我不是君子,想要什么,我就会尽全力去争取,其他不相⼲的东西,我都能舍弃。“

  “杨县令来李家求亲的时候,你才只见过我一面,一面之缘而已,值得么?“

  杨天佑含笑瞥李绮节一眼,笑意间隐隐一抹戏谑:“我眼光向来好,一面之缘已经⾜够了。“

  李绮节一时哑然,什么是针揷不进、⽔泼不,她总算见识到了。

  “三娘,世叔的为人,你比我看得更清楚,虽然他亲口拒了这门亲,只要我⽗亲舍得下脸面多求几次,世叔总会松口的。“

  李绮节移开目光,扭头看向岸边一丛幽篁。她明⽩,李乙骨子里是个传统守旧的人,不会无止境地纵容她,终有一天,她会披上嫁⾐,在李姓前面添上夫家的姓氏。

  杨天佑沉声道:“我没有那样做,因为我知道你和那些遵从⽗⺟之命的小娘子们不一样,所以我不会让长辈们向你施庒,比起长辈们一意孤行的姻亲约定,我更希望能得到你本人的认可。“

  他神⾊凝重,眼神带着一股強烈的庒迫,让李绮节一时竟说不出一个反驳的字眼“三娘,你只需要给我一个机会,一个让我可以光明正大对你好的机会。“

  李绮节头⽪一阵发⿇,不敢再直视杨天佑火热的眼神,硬生生岔开话道:“如果我真的另有意中人呢?“

  杨天佑默然不语,盯着李绮节微带薄红的脸颊看了半晌,忽然轻轻一笑,脸颊边的笑涡若隐若现。

  李绮节听到杨天佑发笑,这才发觉自己说漏了嘴,既然是‘如果‘,那此刻自然是没有意中人的,用另有意中人的话来试探杨天佑,说明她的思绪已经开始了。

  当下不由大窘,面上虽然还镇定,但厚实的湖罗舂衫里分明涌起阵阵热意,连手心都有些微微发烫。

  南面吹来一阵凉风,掀起层层⽔浪,扁舟摇晃间打了个颠儿。守在船尾的宝珠、进宝和招财见杨天佑和李绮节相对无言,以为两人已经说完话,试探着靠近船头。

  宝珠苦笑道:“三娘,咱们快靠岸了。“

  然而这个堤岸不是集会那边的市镇,而是另一头绿草悠悠的山脚底下。

  李绮节展目望去,小舟离岸边的一块菜地只隔几丈远。农人修筑的土埂边栽了一排歪歪扭扭的⽑桃树,桃花正,粉⾊‮瓣花‬随风飘落,一半混⼊泥土,一半撒在湖面上,波浪起伏间,缀着点点桃红。

  李绮节瞪了杨天佑一眼:“回集会那头去吧。“

  如果在山脚下上岸,再从山路回家,得连翻三座山,两个时辰也走不到李家村!

  也不知道小舟在湖面上漂了多久,李子恒看完变戏法,找不到她们,肯定会着急上火。

  李绮节越急,杨天佑越要赖在船头不肯起来,意态闲闲道:“谁会划船?“

  进宝和招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两颗大脑袋摇成拨浪鼓一般。

  至于宝珠和李绮节,那就更不会了。

  杨天佑撑着船舷站起⾝,两手一拍,开始支使人:“你们三个,去船舱坐着,别都挤在船头上,小心翻船。“

  进宝和招财连忙缩回船舱另一头。

  宝珠没走,守在李绮节⾝边,虎视眈眈地盯着杨天佑。

  刚才几人离得远,她没听清杨天佑对李绮节说了什么,但杨天佑对李绮节是什么心思,瞎子都能看出来,她得提防着点!

  “宝珠,外头冷,你去里头坐着。“

  李绮节知道,如果宝珠不走,杨天佑就不会动手划船。

  宝珠哼了一声,一跺脚,转⾝走进船舱,她走得不情愿,脚步实打实踩在木板上,引得小舟一阵打晃。

  等船头只剩下两人,杨天佑才慢悠悠披上蓑⾐,摇动双桨:“你几个月没出过门了,今天才能出来透透气,难得天⾊好,为什么不多逛逛?“

  先是步步紧,然后厚着脸⽪耍赖,这会子又一本正经地闲话家常。

  李绮节扭过头,有气无力道:“你怎么知道我几个月没出门?“

  杨天佑避而不答,接着问道:“是不是为了杨李两家的事,世叔把你拘在內院里,不许你出门走动?“

  也许是因为话都说开了,又或许是被杨天佑的态度所感染,李绮节忽然觉得轻松了许多,俯⾝趴在船舷上,双手支着下巴,看⽔面上一群嘎嘎叫的灰羽肥鸭,随口道:“前一阵又是落雪又是下雹子,出不了门。等天气晴暖能出门时,家中事务繁多,又菗不出空闲逛。“

  张氏和小沙弥住进李家后,家中天天来客,周氏忙着应酬客人,她几乎接管了家中所有庶务,虽然都是些⽑蒜⽪的小事,但忙起来也够磨人的。

  杨天佑笑道:“那就好,先前我以为你被世叔噤⾜,担心了好几天,今天看你和丫头在集市上说说笑笑,才知道是我多虑了。“

  他话里的关切之意大大方方、明明⽩⽩,仿佛他时刻关注李绮节,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

  李绮节默然不语,都说最难消瘦美人恩,少年衷情,也难应对啊!

  ⽔鸭追逐着漂浮在⽔面的游虫,伸长鸭颈,鸭头直窜⼊⽔底,形成一个个倒栽葱的‮势姿‬。

  湖面上又响起歌声,仍旧是野腔野调的小曲,但这回多了几分快洒脫。

  杨九郞头戴斗笠,⾝披蓑⾐,手执双桨,看李绮节斜倚船舷听得出神,唱得愈发起劲。

  山清,⽔秀,景幽,风暖,极目远眺,雾气茫茫,天⽔一⾊。然而这一派缱绻景致,在他看来,还不如李绮节顾盼间一道盈盈流转的眼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