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首页 > 仙侠 > 神志新传 > 第五十一章 杨戬浴火展神功

第五十一章 杨戬浴火展神功

目录

  上一回说到:杨戬使出绝学“霹雳乾坤掌”端的厉害!但见山摇地动,烟尘四起。大家都翘首以待,期望奇迹的发生…

  突然,山顶迸起一团火光,现出一道七彩的光环。这光环无声无息,顺山而下,在半山,渐渐隐去。

  当尘埃落定,烟消雾散,一切又都恢复了原样,只是在杨戬对面的岩石上,留下了一个七尺⾼的⾎掌印。

  杨戬驻⾜呆立,一脸茫然,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苦练了十几年的绝学竟如同一个小小的把戏,只在岩石上留下了一个掌印。

  杨戬哪里肯罢手,只见他又迈了个前弓步,运动內力准备再试一次。

  这时嫦娥上前说道:“拣儿,你且稍安!我看你的掌功即便劈不开此山,也⾜以令前面的石壁碎为万段。依现在的情形看,若要劈开此山,仍需一个关节。十八年前,夸⽗的移山神功尚且未能奈何此山,此间的关节可能还在那张灵符上。”

  杨戬満面疑云,口中重复道:“灵符?”

  嫦娥解释道:“当年你⺟亲被灵妖庒在山下,又将一张灵符蔵匿于山顶。这灵符本来是用来镇妖的,谁知被灵妖耍了伎俩,骗到手中,反将你⺟亲镇住。现如今如果灵符不破,我看皆是徒劳。”

  杨戬急道:“如何能得‮解破‬灵符之法?”

  嫦娥沉思了一下,慢慢地说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明天一早我即回天宮一趟,请诗琴下界,必有办法。”

  杨戬抱拳道:“如此说来,只好劳驾姑姑了!”

  织女过来揷话道:“大家都是自己人,说话无需绉宗(方言:客套话之意)!我想:劈山救⺟并非轻而易举,否者我们也不会在此苦等十八年之久!今⽇拣儿⾝怀绝技下山特为救⺟而来,秀可出山,指⽇可待!只是时机尚未成。我看大家还是先回房中休息‮夜一‬,待明⽇诗琴下界再商议劈山之事不迟!”

  灯上前拉着杨戬说道:“兄长一路跋涉,刚刚到此,想必有些劳累,休息一下,攒⾜精力,明⽇定能救义⺟出山!”

  说罢,灯拽着杨戬走进屋內,嫦娥、织女相随而⼊。

  灯拽着杨戬仍不放手,一直拉着杨戬走到自己前说道:“扬大哥,今晚小弟与你同榻而眠,只求兄长不要拒绝!”

  杨戬笑道:“今⽇与恩人结为兄弟,正有许多话要叙谈!”

  说罢,杨戬与灯一起相对而坐。

  灯问道:“扬大哥,你是否还记得你⺟亲模样?”

  杨戬道:“我尚未満月,⺟亲就被灵妖掳走,所以不记得⺟亲的样子。”

  灯叹了一声说道:“我比你还算幸运,我四岁时,⺟亲撒手人寰,所以至今还记得⺟亲模样。”

  杨戬疑道:“这么说贤弟你曾经也是凡尘中人,凡间可有亲人?”

  灯缓缓道:“我在⺟亲离世之后便被收上天界为神,当时家中尚有⽗亲。不过如今想必已经年迈,或许已不在人世了。”

  灯一席话说得杨戬也有些许感悟,便问道:“贤弟是否想念⽗亲?”

  灯点头道:“虽说如今我早已成神,脫胎换骨便与生⽗不再有⾎缘关系,但心中的确时常想念!”

  杨戬安慰道:“贤弟你如今已是灵神圣体,长生不死之⾝,当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杨戬一句话说得灯有些‮奋兴‬起来,双眸闪着炯炯的神光。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扬大哥,想不想知道你⺟亲现在的模样?”

  杨戬笑着摇‮头摇‬,并不回答。

  灯急道:“你千里迢迢而来,想必是孝心一片!小弟我提了精神,正给大哥描述你⺟亲的模样,怎知你并不领情,真叫人扫兴!”

  杨戬仍然笑着说道:“我在劈山之前就已经见过⺟亲模样,并非愚兄不领贤弟的情。”

  灯摸着后脑勺瞪大了眼睛问道:“你初来乍到,并未救得⺟亲出山,如何说见过⺟亲模样?”

  杨戬睁开额头眉间的竖眼,用手指了指说道:“愚兄这里生有一只异眼,能穿墙越壁,纵地三尺皆一目了然。”

  灯好奇地伸手摸了摸说道:“我道是一见面便觉得哥哥长相有些怪异,原来是这里多生出一只眼睛!”

  灯说着又‮奋兴‬起来,拍手说道:“妙,真是缘分!”

  杨戬有些不解地问道:“贤弟此话怎讲?”

  灯扬着眉,兴致地说道:“我在银河天宮有一个结义的糊涂大哥,也是个生着异眼之人,能⼊地百丈,明察秋毫。既然你们两个都是我的结义大哥,待⽇后引见你们相识,咱们再拜一次兄弟,岂不是缘分?”

  杨戬笑道:“愚兄若能再与你糊涂大哥结为兄弟,愚兄当然求之不得。怎奈我只是个清虚门下的弟子,虽有些异能,但目光短浅,怕是⾼攀不上!”

  灯急急说道:“我糊涂大哥可不是那种清傲之神,有时倒像个老顽童。待以后你们见了面,便会知晓。”

  各位:杨戬与灯两人谈得投机,也不知叙了多少闲话,在这里咱不一一赘述。

  单说第二天一早,嫦娥收拾行装准备返回银河天宮。在临行之际,嫦娥先与织女两人悄悄商议了一番,然后又来到杨戬、灯⾝边叮嘱道:“儿,你在此陪你扬大哥,在我回来之前不得进洞将此事告诉秀可,免得她得知此事反生急躁。”

  说罢,嫦娥又对杨戬说道:“拣儿,你既来之则安之!在我回来之前不可擅自劈山,免生差池。总之,一切都得等我回来再说。”

  杨戬、灯两人点头应诺。

  嫦娥走到屋外,与大家道了个小别,之后飘然而起,风而行,不多时便离了天魔山。嫦娥正加快脚步,够奔银河天宮,忽见远处疾速飘来一朵祥云,直奔天魔山而来。嫦娥看得清楚,见云头之上站着一位端庄秀女,怀中抱着一个幼儿。嫦娥不用细看便知道,此人必是天仙。

  嫦娥返⾝赶在祥云前面问道:“来者可是银河天宮的仙人?”

  祥云这端答道:“正是,我乃银河天宮的小仙女精卫!”

  说罢,精卫回问道:“请问这位仙姑,前面可是天魔山?”

  嫦娥并不回答,反问道:“你可是奉了龙爷、⽟凰娘娘之命来天魔山为救杨戬⺟亲出山而来?”

  精卫答道:“差不多!只是小仙并未受龙爷、⽟凰娘娘之命,而是受圣神诗琴之托而来!”

  嫦娥一听“诗琴”二字,⾼兴道:“前面正是天魔山,小仙女可随我来!”

  说罢,她踏上祥云,与精卫并肩而行。

  精卫站在嫦娥⾝边问道:“请问仙姑可知道嫦娥、织女两位姑姑⾝在何处?”

  嫦娥眼睛注视着下方的路径,边策动祥云边不动声⾊地说道:“我就是嫦娥,织女你很快就能见到。”

  说话间,祥云已到山,落在门前的空地上。

  织女、杨戬、灯皆出门相,见嫦娥仅一会儿工夫竟带回一个抱小孩的翩翩秀女,都有些愕然。

  嫦娥微笑着对大家说道:“这位是银河天宮的小仙女精卫,受诗琴之托来此助拣儿救⺟出山!”

  织女、灯虽然没见过精卫,但精卫填海的故事不知听过多少遍。如今见了精卫,大家如同人一般,笑而相

  这时,杨戬上前说道:“原来仙姐还是助我救⺟的贵人,小生先行拜谢!”

  精卫道:“小哥苦练了十几年的神功,只为今⽇救⺟亲出山,孝心可嘉!常言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小哥今⽇必能如愿!”

  杨戬先是抱了抱拳,然后问道:“想昨⽇我与仙姐在后田庄前一别,仙姐只是孤⾝一人,为何今⽇⾝边多出个娃儿?”

  精卫将苏河放在地上说道:“记得临别前我与小哥说过,我去后田庄是为了结一桩善缘。这个娃儿乃大禹后代,我已将他收为义子,点化成仙。”

  嫦娥揷话道:“原来拣儿与精卫已是老相识!”

  杨戬道:“这倒不能这么说,我只是在来天魔山的路上与精卫姐姐有过一面之缘。”

  正在大家谈话之际,苏河见灯也是个小孩儿模样,便跑过去与灯站在一起。灯见了苏河,更是打心眼里喜,早俯⾝将苏河揽在怀中。

  精卫冷眼见了石壁上的⾎掌印,便向杨戬问道:“小哥可曾试过劈山神功?”

  杨戬面露愧⾊,只得低头默许。

  精卫点头道:“果然不出诗琴姑姑所料!”

  说罢,精卫化作大鹏,展开双翅,起在空中,沿山势疾冲而上,不多时便来到了山顶。

  精卫在空中盘旋了一圈,见山顶有一处坍塌的山洞,石间露出⽩⾊丝绢的一角,还不时地闪着灵光,煞是耀眼。

  精卫收拢翅膀,落在石上,用她那尖利的长喙叼住丝绢一角,用力菗出,见上面果然有字,知道必是灵符无疑,便衔着灵符,从山顶俯冲而下,至距地面十尺盈余,化为人形,端然矗立。

  精卫从口中取出灵符,在手中成一团,对织女说道:“姑姑房中可有器物?拿来一用!”

  织女回房片刻工夫,取出一只陶碗出来。精卫接过陶碗,将灵符置于碗中,口吐神火,将灵符化为灰烬,然后捧着陶碗说道:“此灵烬当有天露之⽔方有效用,今⽇已来不及采集天露,以无之⽔代之。现有人当中若谁有伤心事,可回房中捧陶碗哭泣一番,务将泪⽔留在碗中既可!”

  织女接过陶碗,进⼊房中,之后是嫦娥,最后一个是灯

  织女哭牛郞前往牛家庄投胎做人,至今杳无音信,织女恐生差池,怕错过了这段姻缘而哭泣。嫦娥哭吴刚无情无义,至今不肯与自己相见。灯因见杨戬与⺟亲即将团圆,憾恨自己无缘与⺟亲再见一面,故而也是痛哭了一场。

  待三人都已经出来,精卫进⼊房中看了一眼,见无之⽔已盛了満満一碗。精卫本端出来予杨戬,因碗中无⽔已与碗口平齐,精卫担心端出来难免将会使碗中之⽔溢流出来,反会伤及他人心意,于是又返⾝出来对杨戬说道:“现在万事俱备,你可进⼊房中将陶碗之⽔连同灵烬一口饮下,必然助你劈山成功!”

  杨戬闻听迈大步冲⼊房中,少顷从房中返⾝出来。大家伙一看,此时的杨戬果然是气⾊不凡,精神大增。只见他来到山前,运⾜掌力,正在挥掌之际,突然头顶怒火三丈,瞬间如浴火一般,周⾝通红,竟将石壁照的如同晚霞浸染。

  各位:此话我老瞎子无需再说大家也知道是何结果,因时间关系不在这里详述。

  知秀可如何出山,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来自小说

目录
返回顶部